21天日更挑战营

这样说话更高效

2018-08-23  本文已影响12人  小菜缘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对话:

上面小两口市场买菜的情景,我感到非常熟悉,他们的争吵,主要是由于没有理清谈话的目标,任由情绪牵引,从而因问题产生冲突导致的。

如果男的聪明点,考虑一下女人的感受,回答前先仔细想想,女人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她是否有以下三种心理:

1、每天买菜买烦了,真心想要男人的建议;

2、希望对方能看见自己平常的辛苦;

3、希望对方能认可自己的付出。

如果男人能捕捉到女人这样的心理需求,梳理一下谈话的目标,那么后面的人沟通就迎刃而解了一一

亲爱的,你每天都要买菜,真是辛苦了;

你每天做的菜都不重样,又好吃,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啊;

要不,今天我买几样小菜,我来下厨,让我也好好为你煮一顿饭,表示感谢,这样安排好吗?

我想如果女人听了这样的回答,一定会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更不会再有后面闹情绪的事情了,而且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两个人的感情,乐而不为呢?

不管和谁说话,都要去理解到对方的需求,并迅速理清谈话目标,这样谈话才会更高效。反之,忘记说话目标,任由情绪牵引,最终会把事情导向无法挽回的地步。

例如下面这位妈妈和孩子的对话:

小孩:妈妈,我这次语文考试考了95分。

妈妈:才95分呀?哪里又扣了五分呀?

孩子:我就不小心做错了一道题。

妈妈:最高分多少呀?

孩子:100分。

妈妈:你还跟他差了五分呢?下次一定要认真点,赶上他!

小孩:妈妈,可是我比上次进步了五分呢!

妈妈:你看第一名多棒,你要多跟第一名比!下次认真点,争取第一名。

最后小孩闷闷不乐,嘟着嘴巴,拿着试卷走开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位妈妈一点都不懂孩子的心理,孩子考了95分,比上次进步了5分,感到很高兴,他期待妈妈也会表扬他,可是妈妈却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及内心的需求,错过了一次表扬孩子的机会,更是错失了一次鼓励孩子的机会,不恰当的回答,还让孩子感到气馁,不高兴。

如果这位妈妈理解孩子的心理,把回答改成这样:

小孩:妈妈,我这次语文考试考了95分。

妈妈:哇!比上次进步五分了呢!你真棒!

孩子:可是我还是我不小心做错了一道题。

妈妈:没关系,进步了就好,做错了就要吸取教训,保证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你才会考得更好。

孩子:还跟第一名的100分差5分呢?

妈妈:只要你加倍努力,也可以考得跟他一样好,妈妈相信你!

最后来个拥抱。

如果这位妈妈一开始就这样回答,不仅表扬了孩子,满足了孩子的荣誉感,又鼓励孩子不怕错误,要勇于改正,以后更加努力地学习,你可以赶上第一名。

我想孩子听了这番话,你一定会心里喜滋滋的,一定会暗暗下定决心:加倍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不辜负妈妈的期望,而且这个孩子也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同样的话题,不同的谈话,谈话的效果更是截然不同。由此可见,在谈话中,理解对方的需求,明确谈话目标,有多重要?所以,在开展对话前,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希望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2、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3、我希望为我们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对话前,一定要问清自己这三个问题,在谈话中捕捉到对方需求,理解对方的心理,并快速理清谈话目标,让谈话一路顺畅,更高效,这样谈话才会既悦己又怡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