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习题
3月19日初中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雎鸠(jū) 窈窕淑女(shū) 宛在水中沚(zhǐ)
B.荇菜(xìng) 在水之湄(mèi) 寤寐思服(wù)
C.琴瑟(sè) 左右芼之(mào) 蒹葭苍苍(jiā)
D.参差(cī) 在水之涘(sì) 宛在水中坻(chí)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淑女(文静美好的样子) 左右芼之(挑选)
B.君子好逑(配偶) 寤寐求之(日日夜夜)
C.白露未晞(干) 在水之涘(水边)
D.蒹葭采采(采摘) 道阻且跻(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俨然(yǎn) 箬篷(ruò) 魅力(mèi) 器皿(mǐn)
B.窈窕(yòu) 垂髫(tiáo) 造诣(zhí) 蒹葭(jiā)
C.好逑(qiú) 溯洄(huí) 悄怆(chuàng) 雎鸠(jū)
D.豁然(huò) 怡然(yí) 篆文(zhuàn) 荇菜(xìnɡ)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诗经》中表现手法有赋、比、兴。在《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用了比、兴的手法。
B.古代文体多样,各具特点,如“说”,长于说理;“铭”,多用来警诚自己或称述功德;“赠序”,可以表达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或勉励。
C.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例如:令尊,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D.成语“一鼓作气”、“妄自菲薄”、“门庭若市”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出师表》和《邹忌讽齐王纳谏》。
6.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壕吏》 —— 杜甫 —— 诗圣 —— 唐代
B.《核舟记》 —— 《虞初新志》—— 魏学洢 —— 明代
C.《朝花夕拾》—— 散文集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D.《鲁滨逊漂流记》—— 长篇小说 —— 雨果 —— 英国
7.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
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这些的约束,所以神气质各不相同。
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的本文作者“简核桃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8.对《关雎》一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自于《诗经·周南》,风格上热烈而奔放。
B.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C.《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这首诗歌第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
D.诗中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9.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是指《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B.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此可知《石壕吏》中“急应河阳役”的“河阳”应在黄河之北。
C.《石壕吏》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
D.如《石壕吏》这种用韵宽泛,句数可长可短,格律要求较宽松的诗,叫格律诗。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属事理说明文。全文的结构为“总—分—总”,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本文节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虞初新志》。
C.题目“核舟记”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载,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