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从现炒快餐论斤卖说起(兼谈差异化与模式选择)

2019-01-06  本文已影响4人  巧胜商业模式

作者:晏紫

大家对一般的快餐都有印象,一条流水线式的点菜流程,从排队开始,拿餐盘,上饭,点不同的配菜,末尾处算价结账,再找位置落座就餐。

由于快餐行业的特殊性,刨去位置,味道极差的个别小店,大多都是波峰时段短暂而夸张的大排人龙。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消化排队的人龙,成为各家老板权衡利弊取舍的关键所在。菜品的摆放顺序;不同形状的碗碟与价格挂钩,分类管理;结账方式的选择等等。各家生意的重点都有略微的差异,都在各自的局限下做着改善,为最大限度的消化人龙做功课。

花样百出的竞争选择:有小作坊似的论斤买(所有荤素均同价);也有分组定价,同组同价的选择;甚至还有索性去掉末尾处结账台的,用不同形状的碗碟来代表价格,每个服务员负责一个区域,走动结账的。这些不同情况,都是为快速消化人龙而想出的不同办法。都在讲究一个字“快”,快速消化人龙。

现炒快餐,之所以新奇,一方面在于“现炒”的“慢”与快餐要求的“快”格格不入。简直像是一个艺术家在做着戏剧化的表演。不禁让人想去洞察这商业的艺术,巧妙在何处。另一方面,居然还用的是论斤卖的方式,似乎在表达着“现炒”一点也不“慢”,最堵的是在结账处,恨不得拆掉结账台,走动结账。

查看过客单价,大约在人均32元左右,与周边其他形式的快餐店相当。骤眼看应该更高才对,因为,现炒的方式放弃了快餐原有的后端分工之利,以追求现炒带来“新鲜”的品牌溢价。莫非他们是在某个环节做对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对外宣传利润超过30%,更是让人目瞪口呆,也许在食材上有独到的采购方法,不过这方面不在本文讨论范围。这篇文章的重心,主要放在大排人龙的消化方案选择上。

剔除个别异类的快餐店,大部分快餐店在差异化定位,位置,价位,食材,服务都相当的情况下。高峰时段消化排队人龙的能力成为这盘生意赚钱与否,赚多少钱的关键所在。但不同快餐店根据自己生意的重点,会在各个环节选择不同的办法来应对。但是不同的办法又会对其他环节产生不同的难度要求,于是我们看到一幅幅左右权衡利弊的商业画面。

现炒快餐,目前来看,堵塞人龙流动的关键位置,不在收银结账台,而在于某道菜现炒供应不足时,需求者堵在某个具体位置上,导致后面人群流动不顺畅。这是这盘生意除了如何吸引人龙之外的第一个关键位置。解决了这个环节,下一个环节才是结账收银处。

先跳过现炒环节的分析。不同的结账收银方案,代价大为不同。以论斤卖为线索展开。从论斤卖的小作坊店开始,由于后端就一个人,其产出贡献的评价与收入分配的量度与监管费用简单而清新。前端采用什么方案都不受此约束,论斤卖的方式可以最快的消化人龙,成为最便宜的选择(以下简称:消化人龙的费用)。

随着生意的旺畅,家庭小作坊店,开始扩店升级,原本一人能够搞定的菜品供应,开始忙不过来,于是不断的添加人手,量度与监管费用齐升是结果。如果店主对菜品继续不加以区分的采用论斤卖,获得快速消化人龙的收益,但也势必造成评价与收入分配带来的量度与监管费用急升,菜品的优劣选择进一步失去市价的指导,而模糊了老板对菜品的取舍判断。量度与监管费用与消化人龙的费用,在此处互为机会成本选择。顾此总是失彼,采用大小荤素分组,同组同价的方案取代完全荤素同价论斤卖的方法,牺牲一点消化人龙的费用为代价,换取量度与监管费用的下降。使得菜品取舍判断更加清晰,使得厨师的贡献评价,收入分配也更加清晰,进而减少从菜品到厨师,出现逆淘汰的高昂代价。

更进一步,将这家扩店升级的店,做进一步的“升级”,将后端负责食材,半成品的厨师们,由后厨调整到前端,放在一组组的格子内。彻底放弃快餐原本的分工之利,取而代之的是“现炒”的品牌溢价之利。放弃分工之利,意味着厨师的大量招募,培训是额外的代价,单一产品的稳定口感也是一个代价。

荤素同价论斤卖的结算方式,也彻底从消化人龙的关键位置上跌落下来,现炒的慢成为消化人龙付出最大代价的位置,想不出办法,荤素同价论斤卖的优势永远发挥不出来。而继续采用荤素同价论斤卖的办法,却白白多出一个评价,收入分配不清晰的高昂代价,弥补该代价需要补加一连串的合约安排,以规避菜品,厨师的逆淘汰。这一连串的合约安排均是多出来的成本,会收窄未来的现金流。这也是为何好奇,能保持30%以上利润的原因所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