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生活启示录理财之路

《父母的语言》——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2018-12-19  本文已影响9人  长安行动派

                                                  这是ZerK的第42篇原创

思想停滞:不可见的东西总是被人们忽略 ——阿图·葛文德

01   静面实验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面实验。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特别高兴,与母亲愉快的互动。

但是接下来

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并且静止这个状态。无论孩子怎么去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母亲都一直面无表情。

最后,孩子嚎啕大哭。直到母亲与孩子互动起来。孩子才慢慢恢复欢愉!

实验过程中,科学家持续检测孩子体内激素水平。当母亲面无表情之后。孩子的心跳加速,体内激素水平激增。开始分泌压力激素——皮质醇。

之后,对母亲这种表情做出反应!

埃德·特洛尼克教授说:

“婴儿和所有人类一样,天生需要与他人互动、当我在八十年代第一次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都不知道与他人连接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也不知道当婴儿不能与他人连接的时候,消极影响又有多大。”

如果,没有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动,儿童体内,会蓄积太多的负面情绪。影响大脑发育!

在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会产生大量的神经元链接。接受海量的知识。就像上面实验中,如果父母一直是静面状态,孩子会认为,我不需要与父母建立链接。控制大脑的这部分神经元就会消失。

女孩的数学能力真的不如男孩吗?

那是因为父母与男孩互动的时候,加入了数学概念:系扣子,先第一个,然后第二个……

但是面对女孩的时候,我们就会说:真漂亮。

这个时候,父母的语言改变了孩子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

因为女孩觉得数学没有什么用,所以连接越来越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高中甚至大学时,男生女生的数学成绩差这么多的原因

02   3000万个单词影响一生

在19世纪,医学史上,麻醉剂被很快普及,但是消毒这个概念被普及的很慢!

因为,麻醉后,可以肉眼看见病人不在挣扎,消除了疼痛!但是消毒后,人们没有立即看到效果在哪里。

有个阶段,生产后孕妇的大量死亡。医生们都找不出原因在哪里?直到一个医生发现,其他医生再给孕妇接产的时候,不洗手,工具消毒。当医护人员和接产工具做好消毒后,死亡率大大的降低。这个时候消毒才被普及。

人们总是忽略不见的东西。尤其是父母忽略自己的语言。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为什么说三岁定终生!

有个回答说:孩子才三岁,他懂什么!主要是小学和高中的教育!

他才三岁,他懂什么!这句话对于父母们是不是很熟悉。还记得上面的静面实验吗?孩子虽然不懂,但是他在通过你的反应来选择建立什么样的神经元连接。

很多人都会怀疑,为什么小孩三岁前没有差距,但是孩子上了学后。同样是努力学习,同样是上补习班,为什么差距越来越明显。

因为父母忽略了孩子在三岁前,他们说的话。

数据统计,对于8-36个月小孩来说:脑力劳动者家庭说的字是407字每小时。而接受福利家庭是178个字每小时。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会更少。

对三岁孩子来说,脑力劳动者家庭平均会说4500万个单词。并且绝大部分都是积极词汇。而对于接受福利的家庭来说,只有1300万个单词。

相差了3000万个单词。

不同家庭环境,跟孩子所说的语言数量也不一样。也造成了孩子不同的发展。

03   4T 原则

前几天和我姐姐聊天说起来,为什么没有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她说:孩子还小,他想干啥就让干啥去,小孩现在就是玩的年纪。

我同意一半。因为如果不去引导小孩,不去和他交流他要么会变的无法无天,无法自控。另一种情况就是,变的自卑,为什么爸爸妈妈不理我!

所以要想你的语言发挥作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Turn in。共情关注。

当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跟着孩子的关注走,反映出孩子的状态。就比如

当你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孩子没有听,去看其他东西。有些父母好像完成任务一样说:我给你讲,你怎么不听。

然后强行拉回孩子注意力!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根本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你应该跟着孩子节奏走,说:哦,原来你喜欢这段话,你喜欢玩这个小马,然后给他延伸他的关注。

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建立更多的神经元连接。这就是为什么父母的影响我们的一生!

三个步骤:观察孩子行为——理解孩子行为,进行反映——跟着孩子节奏走。

第二:Talk more 充分交流

少用代词:这个,他,那个。因为这帮助不了孩子建立了连接。就像如果孩子要碰热水。你说:你别碰热水,

还是说:别碰水杯中热水哦,会把你烫伤,会疼的。

后者就是充分建立了连接,丰富了交流。当孩子关注某一件事情的同时,要帮助他去与另外的事情建立连接。

第三:Take turns 轮流谈话

你来我往。

谈话最大的敌人就是封闭式谈话。

就像:不要动这个东西。老实点,别碰……扼杀了孩子的探索能力。

孩子停止行为感到莫名奇妙,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停下来他此刻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家长们只需抛出“怎么办”和“为什么”,就足以让孩子在思维的世界里天马行空,独立思考,最终逐渐地学会解决问题。

“你想穿哪一条?”

“粉色的吗?我以为你要紫色的那条呢!”

“你喜欢这条裙子是因为它有口袋吗?”

“原来如此,这样你就可以把外公给你的糖果装进去了。”

“粉色最好,因为它最适合用来不停地转圈。”

第四 Turn it off

关掉手机和电视,因为它们绝不会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反应。

孩子的学习是一种不断试错的过程,就像,他把饭弄到地上,你的反应是严肃的,这个时候连接建立起来。

因为你的反馈让他学着去判断对错!

最后,忽然想起这样一句话

老大不努力,少壮徒伤悲!希望你可以意识到语言的巨大力量是一个空前的机会,它能帮助孩子们消除成绩差距,改变教育的不均衡,发掘潜力,笑迎人生。

ps:原创需要不断思考,很烧脑。码字很辛苦。希望得到你的点赞或者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