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换个思路去产能
产能过剩,在马列经典里是非常重要的话题,甚至是研究的核心。
资本主义危机乃至灭亡,是由于市场的有限性和资本产能扩张的无限性引起的。一方面把销售不出去的牛奶倾倒进下水道,另一方面,广大贫困阶层面有菜色,上演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代版。于是,社会主义理念,从远古的梦想,上升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理论,巴黎公社催生了苏维埃、人大等不同体系的政权版本。社会主义被认为一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对工人活劳动的剥削和对生产力的束缚与浪费的根源和瓶颈,人类历史从此步入新纪元。
然而,苏维埃因为工人贵族的严重退化堕落轰然倒塌,公社国企林立的中国因为小资意识的疯狂蔓延,不得不奉行新版本的战略转移和退却,一步步退回到市场经济的“泥沼”中。
既然选择了市场,就不能回避市场规律。不遵循市场规律,干嘛要选择市场经济呢?钢铁企业虽然是资金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但它的生存发展依然要遵循市场规律。作为重工业,普遍存在价值含量低于市场实际价格,因而总是超出一线消费市场实际需求生产的倾向。只要这个倾向还不太严重,产品依然畅销,价格依然能维持合理的利润,我们就不能说钢铁产能过剩了。因为是否过剩,市场说了算,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说了算。
但是,不行,还是要求去产能。
怎么去产能?要拆除已有的设备吗?可以,但谁给补偿?下岗工人如何安置?不拆除,限产。那只能是闲置已有的产能,过剩的产能,依然摆在那里。产能如可以绕过市场操控,那说明我们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西方指责的没有错。不仅西方指责,钢铁企业的老总和产业工人估计也会这样说。所以,一方面要控产能,另一方面,见效总是不明显。
市场对控制产能真的无能为力吗?有。因为我们政府有强大的投资功能。我们有国有控股企业。政府可以借助这两个平台,打造高科技含量的钢企,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占领市场,击垮高耗低质的钢铁企业。过剩的产能,不退出都不行,而且不会有半句怨言。蓝天白云,因为优质钢企的存在,不再遥远。
政府旗下有大批的市场经济学家,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如何造成 怎样控制,应该不难。我们不能一方面辩解自己是市场经济国家,一方面却试图用行政手段驾驭神仙一般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