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期.直读《论语:雍也篇》(6.8-6.11)心得

2015-12-19  本文已影响63人  风车蜗牛

今天讲的是雍也篇第六的四小节内容,其中给我感触比较深的地方有:

1.行动和准备之间的辩证关系

不得不说,肖杰老师已经将辩证思维运用得炉火纯青。提到孔子所认为从政的三种才能,他认为仲由的勇敢果决,子贡的识见通达,冉有的多才多艺,都是从政所需要的才能。第一种便是果敢,果断。有时候,做决策时忌优柔寡断,不应求完美,而是要求最优。行动和准备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没有准备的行动是鲁莽,但是没有行动,一直在准备,那便要误事了。有时候,工作中的决策并不存在着类似于应用题中的最优解,而是需要我们通过权衡,去寻找一个最合适的行动。

2.物质和礼仪

有两句古话说,仓禀实而知礼节;穷山恶水出刁民。正是讲述了物质与道德之间的联系。也许,这个世界的真相并不如某些脸谱化的电影中所说的那样,穷人都是善良的,童叟无欺的,而富人都是仗势欺人的。有时候,物质的贫瘠会让人忘记了礼仪,连最底层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又谈什么礼仪,文明呢?而很多物质富裕的人家教育出来的孩子,比如现在很多明星的孩子,都是从小被爱包围着,有礼貌,多才多艺。当然,世事无绝对,不然也不会有湖南卫视拍变形记了。这里应该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吧。

3.读书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才能产生智慧

现在这个快餐式阅读的年代,微博微信这些碎片化的阅读充斥着我们周围,我们已经很少有耐心去沉下来读一本大部头,时间也都被碎片化了。而有时候面对各种各样看似矛盾的说法时,似乎觉得双方都对,自相矛盾,无法反驳。这些都是因为读书不系统,书读得太少惹的祸吧。如果自身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框架,那么看到这些碎片的东西,也可以按图索骥,将这些东西挂到自己的知识树上去,对于看似自相矛盾的说法,也可以辨别出他们之间的差异了。而从政之人也要学得广博,才能应付得了纷繁复杂的大小事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