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是一个复杂体系
理解复杂,并不像理解简单那么容易(虽然有时候,简单也不太好理解)。这是因为复杂的一个特点,就是因果关系不可追溯,也难以验证。
在《复杂》这本书里,举了一个例子,说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可能两周以后,美国某地就会有一场龙卷风。
在这里面,中间传递的因果关系是无法确定的,不可追溯的,这就是复杂的问题。
解决复杂的问题,机械论和还原论都是无效的。
什么是机械论,什么是还原论呢?举个很通俗的例子,你给孩子买了一辆汽车玩具,他拿回家,就拆开来看了,然后你帮着他把这个小汽车玩具的零件一件一件的拆出来,搞清楚它的每一个零件的位置和用途,然后再按照图纸或者说明,重新组装回去,恢复到跟原来的一样。
那么,通过这个简单的拆解和组合,我们就搞清楚了这个汽车玩具的系统,这是一个简单的系统。
简单的系统是可追溯的,因果关系能够被确定下来。
解决简单的问题,只要把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找到,然后消灭掉它,就可以了。
但复杂体系的问题,却无法采用简单的方式。
复杂系统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比如,生命现象,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这点无需置疑。
但是,我们在亲子关系上,面对孩子的问题,却常常试图用简单的方式应对,可想而知,这是我们犯的常识性的错误。
我在这几年陪伴孩子的经历中,最大的心得就是:即便面对同一个孩子的同一个问题,也绝对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因为你无法知道是哪一句话,哪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孩子经历的哪一段旅行,哪一种体验,回想起的哪一幅画面,在无形当中,就悄悄改变了他的心灵世界,重塑了他的价值观。
所以,教育孩子,它是个非常典型的复杂问题。教育制度常常遭人批判甚至抨击,这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复杂体系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它能够生生不息地迭代,却有着非常简单的内核。
比如沙丁鱼群的生存,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但它的原则也就三条简单的规则。
蚂蚁,看似大自然非常弱小的生物,蚁群的生存智慧令人惊叹,但蚂蚁仅仅依靠分泌信息素,识别信息素生存。
生命的进化,也遵循同样简单的遗传规则:父亲提供一半基因,母亲提供一半基因,它们组合在一起,改变一些随机变量,产生变异,一个新的生命体就诞生了。
理解复杂和简单,把握复杂体系的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会患得患失,这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基础。
在复杂中成长,生命才会充满活力,那么,什么才是生命中重要的事?
不是外部的规范和约束,而是内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强烈的好奇与求知欲。
樊登老师说,“我在'樊登读书'分享《爱因斯坦传》《列奥纳多•达•芬奇传》,是因为我认为纯粹为了美好而美好、为了求知而求知的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复杂体系之下成长出来的生命”。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那么,作为父母,除了要明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外,还要抱着终身成长的心态,用对待生命体的态度来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用对机械体的方法,去解决单个的问题。
比如,孩子的数学老是没考好,然后就想办法给孩子报个数学兴趣班,希望能够补上这个短板,又比如,看到有人说三岁前分床,有助于帮助孩子早早独立,然后孩子到了三岁就开始强迫分床睡。
看到别人做这个好,然后模仿照做,这就是简单思维。
那么,该怎么做呢?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他复杂体系需要具备的精神内核呢?
樊登老师认为,有三根最重要的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成长型心态。
我们要去反思,我们日常通过我们的语言和行为,给孩子塑造了什么样的自我价值感?
我们有没有正确地去表达我们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还有,一定要注意避免冲突时,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给孩子造成“资格感缺失”的伤害。
理解养育是复杂的体系,远离劣质的亲子关系,建立起三根支柱,看重并保护孩子的生命原始的动力。
希望有天,所有的父母,也包括我自己,都能和樊登老师一样,切实感受到养育孩子是一件充满好奇心的事情,并为此付出终身成长的努力。
以上,是阅读樊登老师《陪孩子终身成长》第一部分的心得感悟,分享给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