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派发传单你怎么看?
谁都知道,大学生找工作难。相应做兼职的就比较多了。有这么一种兼职最近几年一直不错,就是街边派发传单。按单算钱,上千张传单几十块到一两百的薪酬。特点是来钱快,不会拖欠。而且做一单结一单。先说好,我不是在宣扬这种职业。那么,街边派发传单对大学生到底有什么影响呢?这才是我想说的。
总结起来也就三点。
第一,大学生派发传单可以锻炼的不止是语言沟通能力,而是被人漠视鄙视藐视的那份目光,请记住那些看不起你的目光。那会成为鞭策你不断前行的动力。未来的某一天如果你因为没有做过派发传单这种兼职,或许会因为自己的年轻气盛和老板的看不起外加藐视而失去理智。后果很严重,或许你会写下“受够了,我TM不干了!”的辞职信。那样你失去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还有涵养。
或许你以为这不算什么,但正是你这种不算什么的态度定位了你那无谓的态度。若干年以后当你发觉之时,才发现。真正做过社会底层工作(送报纸牛奶,送快递,派发传单等)的同学。都坐到部门主管的位子,而你还在底层社会苦苦挣扎。所以说心态真的很重要,经历中亲身体会过的心态最重要。很可惜,你没有这种经历。
第二,派发传单看似简单。但你起码学会了社交里面最基本的印象判断力。也就是察言观色。你在派发传单的同时,会根接收你手递传单对象的外观举止谈吐简要判断出他是否会接收你递过去的传单。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有意无意听到他们只言片语的谈话,别小看这只言片语。通过这些许只言片语你验证了对他们职业的猜测。看似简单,实则影响深远。
比如将来某一天,你被总公司录取,参加面试。面试门口你余光扫过一位年纪很大步伐却沉重的老人。道路狭窄,你却不知进退。最后即将迟到的你竟一把推开了老者,由于太过着急,你不知道老者倒地半天才起身,而大厅考核的一众面试官在那一刻早已把你淘汰出局。冲进面试大厅,你等到的只是一张解雇通知单。你不知道,那位老者就是面试官请来的群众演员,而你却倒在这第一个环节。而第一环节面试的题目很简单,就是选择“知进退”的年轻人。如果你做过派发传单的兼职,简单的察言观色你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那位面试官老者的异常之处。
第三,你起码熟悉了如何辨别方向,如何查看路标,如何查看地图。这对你后期兼职或是正式入职其他职业起了铺垫,毕竟年轻人的商机是需要眼光和阅历的。眼光是学识和社会地位组合算法的变量。阅历是适应多种类工作岗位及其和各种阶层人士交谈的定量。这个定量需要积累更需要思维模式的突破。在原有固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变性突破。
比如,在菜市场这种喧闹场所派发传单。有心或者无心观察之下你知道了菜商简单的经营模式。就是打包出售,他们会把昨天剩下的部分不太新鲜的蔬菜或赠或卖的方式出售出去。买一斤西红柿送一根黄瓜。或者把昨天的大葱和今天的大葱扎起来“廉价”处理。未来某一天针对你们公司积压货品的处理方式你就有了解决方案。
又比如,在商场门口派发传单的你发觉,从正门出来的都是年轻人,而从左侧或者右侧出来的都是老人孩子和部分成功人士。由此你就有了自己的社会常态认知。未来某一天,针对商场侧门设计的广告牌就有了合理的人群参数。大厅中央的广告针对年轻男女,而两侧则偏向于孩童老人。
这种事类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就是我的看法,毕竟我也做过这种兼职。我学到了很多,某次酒店门口因为派发传单和某位老哥聊天时候他告诉我。不要把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当做定格,人生充满变数。
是的,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在一个行业做一辈子,甚至于五年都不能保证。那么请收起你们那种讽刺和不理解的目光。没做过,就无权评论任何职业。因为未来充满未知,保留一份尊重,对你也对别人。想想35年前资助马云200澳元的那位,或许就是下一个你也说不定。
谁都知道,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底层爬起来的。只有你真正做过那些行业,体验过那种炎炎夏日站在街头几个小时来回奔走。你才会更加珍惜自己创造和赢得的财富。这种非金钱所能比的财富。
机遇来源于生活,上一刻还在街头卖力奔波,下一刻说不定就会发现某次商机。所以,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要把你猜测和认为的某样结果强加于某件事上。太过武断终究过于盲目。谁能猜到下一秒天上是否掉落一块馅饼还是鸟屎呢?会不会砸在你头上呢?
大胆的去做吧,尝试过后才能体会。隔岸观火毕竟不如身临其境来得直接。不经意间的收获很难立杆见影。当代大学生兼职种类繁多,不知多少工资被拖欠着。其实做什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不但需要去做,更要边做边想。思考是个永恒的话题,开阔思维,增长见识。我以为同一份兼职工作做一次足矣,时间长短随人。正式工作需要各行各业相对的了解见识。而这种见识上的原始积累才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主角,也就是你们这些大学生们。
这就是我的观点,狼眼怪谈。
获取授权
![](https://img.haomeiwen.com/i4210815/db5e180c4fd16ee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