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古代没有农药,没有化肥,农民如何防治病虫灾害?

2020-11-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更历史

根据2020年最新农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粮食产量达到6亿吨以上,按照14亿总人口计算,全中国每年约消耗7.51亿吨粮食。这得益于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并且我国现在每年只需进口1.1亿吨左右的粮食,便能保证内消。

看到这组数据后,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如果说近现代农民伯伯种植粮食时,得益于先进的农业机械还有化肥,那在古代封建时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是如何防治病虫害,提高亩产数量的呢?”

古代农民想要获得好收成,大概离不开三大要素。

首先春种秋收时需要老天爷庇佑,风调雨顺,让庄稼喝上饱饱的雨水;其次需要预防蝗虫等一些大规模的害虫袭击;最后就是要看种子良品率如何。

所谓的种子良品率就是这颗种子埋进土里,经过正常的种植步骤后,能否长出颗粒饱满的农作物?

但话又说回来了,封建时期,农民种植粮食大多靠天收,受制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农民自是不可能使用四月清,百草枯这些效果极强的农药。

可是翻看一些史书记载却发现,我国古代农民预防病虫害以及提高粮食产量上,也有他们独到的心得。可能在现代人来看,这些土方法不值一提。

但是这些所谓的土方法,却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唐代一本名为《岭表异录》的古籍中有所记载,两广地区的农民在山间低洼或者河口地区种植水稻过程中,还会在稻田里放入鱼苗。

之所以两广地区的农民会在水稻田中放入鱼苗,一来,是可以实现稻鱼共养。二来,即使出现涨潮毁坏大堤的自然灾害,稻田里的鱼也能存活下来,不至于一年到头颗粒无收。

当然啦,在稻田里养鱼之前,农民会先在稻田周围用泥土垒砌上简单的防护堤坝,堤坝的高度不会影响农民的自由出入,同时还能有效防止长大后的鱼苗顺水而逃的局面。

其次,《香山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浙江地区的农民在稻田里养鸡养鸭,养鸡养鸭与在水稻田中投放鱼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田里养鸡养鸭可以让这两种家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即便这些鸡和鸭或许会糟蹋一些辛苦种植的农作物。但从长远来看,稻田里养鸭和鸡,能极大程度避免农作物遭到大规模害虫侵袭。总体而言,稻田养鸭利大于弊。

再者,我国古代农民开垦荒地时,非常注重农田所在的位置,以及与地面的倾斜程度。说得更简单点,古代的农田其地表土壤会更加紧密,即靠近水源,又不会离大堤大坝太近。

同时,古代农田会与水源形成夹角,这样即使发大水,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农田遭到洪水损毁。

而关于古代农民如何提高种子良品率,就更有讲究了。

浙江《嘉兴县志》中有记载,明清时节,江南地区的农民会有这样一个习惯。

上一年农作物收成之后,会将稻穗饱满的种子收集起来,等到来年与其他地区收集起来的优良品种进行混合种植,这就好比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种植理念。

而明清时期,甚至宋唐时节,我国农民就已经有了杂交种植稻谷的理念雏形。

因为通过这样的方法,会培育出良品率更高的稻谷。如此一来,每年的亩产数量便会得到有效地提高。

由于古代没有像如今这么专业的农业实验室,经过这种土方法培育出的种子良品率还是比较低下。这也是受到当时条件所限,属于无可奈何的结果。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国古代农民没有化肥以及专业工农业机械时,所使用防治病虫灾害或者避免天灾人祸的土方法。

说到这里,可能有不少朋友会质疑了:听上去,古代农民所使用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更加环保。众所周知,农药使用多了虽然会有效抑制病虫害,也会让这片地里的农作物受上污染。

而养鸡,养鸭或者是在水稻田中养鱼,既可以两方面创收,同时还不会对农作物有任何污染,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那为何近些年农民种田时,却摒弃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方法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复杂,不管是在稻田里养鸡养鸭或者养鱼,都要牵扯到农户,田主各方面的利益。比如稻田里的鸡和鸭吃掉太多庄稼,反而会让地里收成大打折扣,得不偿失。

稻田养鱼,看上去能给农民带来两份收入,可养鱼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一边种着农田,一边再养鱼的话,或许会让一年忙到头的农民伯伯分身乏术。

再加上近些年国家大力倡导“农业有专攻”,靠近北方(东三省)等大片区域主要种植庄稼,靠海地区则是饲养水产。这样,便使得农民伯伯一心一意完成今年的种植目标。

况且现代科学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只需多用上一些农药,就能够避免大规模虫害的袭击。也不需要像老祖宗那样,费劲巴力地在田里养鸡,养鸭和养鱼了。

总体而言,我国古代虽说没有化肥农药,然而劳动人民的智慧却是无穷尽的。古人也于有利位置开垦荒地,以及在稻田中饲养其他家畜动物有效遏制病虫害。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同时养鸡养鸭和养鱼,也能帮助农民增加整体收入。

但是话说回来,即使古代农民想出这么多的高招,但在面对大规模的蝗虫灾害,或者泥石流、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袭击时,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只能说这些辅助手段,能有效帮助古代农民提高粮食产量,经过千百年的智慧结晶,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种子良品率很高。再加上源源不断的化肥和农药,已经不需要像古代农民那样费力不讨好的养鸡养鸭,就能够提高亩产数量。

参考资料:《岭表异录》《香山县志》《嘉兴县志》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