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诗词客栈

被世人厌恶的南唐“五鬼”之一,却开一代词风

2022-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九煜小神丐

公元960年,时年58岁的冯延巳躺在病床上,回首完自己的一生,安然地闭上了双目,与世长辞,南唐政坛与文坛皆因之剧烈震荡。

有人说他人品不如文品,政敌将他视为南唐“五鬼”之一,也有人说他是词坛高手却也是误国佞臣,但无论何种评价,都没有抹灭他在词坛的地位。

01 才华初显

时间回到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全府上下的紧张气氛,冯令頵兴奋不已,为这个男婴取名冯延巳,字正中,在日后更是倾注了不少心力培养。

年少的冯延巳亦不负冯令頵的厚望,自小多才艺、聪慧过人,盛名逐渐传到了南唐先主李昇耳中,先主李昇欣赏其才华,在他20多岁时便任命他为掌书记,让他陪伴当时还是太子的李璟。

在先主驾崩、中主继位后的第四年,冯延巳已官至宰相,44岁的他已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随着官位升迁的,还有发酵已久的流言和不满。

冯延巳的受宠,既有和中主李璟亦友亦师的情谊在,更因李璟也极好填词唱和。

02 宦海浮沉

冯延巳凭借中主的宠信,当上宰相后,朝中大臣的不服进入爆发期。大臣萧俨极为痛恨冯延巳的为人,几次上奏折攻击冯延巳,而更为人所知的是冯延巳与政敌孙晟的对话。

有一天,他对另一派系的政敌孙晟说:“君凭什么才能得到现在的官位呢?”孙晟回答道:“我不过是山东的一介书生,执笔作诗,不及你十分之一,诙谐饮酒,不及你百分之一;论谄媚阴险与狡诈,哪一点都比不上你。”冯延巳当时目瞪口呆。

由此可知冯延巳虽受君王信任,却不受同僚待见,当时人们对他的普遍评价是:精通取悦皇帝的技巧,常以词章献媚;拉帮结派,十分跋扈还欺负同僚;词才卓绝、口才了得、擅长辩论。

同时他的一些行为也确实容易引人非议、令人不齿,比如他与其弟冯延鲁想买小老婆,就在先主遗诏中废除了严禁买卖人口的法令。后来涂改遗诏事发,因诏书已经发出去了,李璟也并未对其深究,但此后买卖人口的风气在南唐盛行起来。

另外他平庸的政治才能,是引起众人不满的主因,在位多年,没有办成一件让南唐国运兴盛的事来,反倒做了许多让南唐加速灭亡的恶事。

冯延巳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扶植亲信,与自己的胞弟冯延鲁,及与他私交甚好的大臣魏岑、陈觉、查文徵一起把持朝政、贪赃枉法,南唐民众给他们这个政治组合起名“五鬼”。虽然其中可能存在政敌互相泼脏水的成分,但冯延巳结党营私的做派却是不争的事实。

连现在著名文艺评论家傅雷在家书中,也以冯延巳为例提点自己的儿子傅聪,教育他做艺术先学会做人,直言“冯延巳也即多佳句,但因人品关系,我不免对他有些成见。”

03 夺目词坛

在宦海浮沉的冯延巳虽然声名不佳,但也历经两代君主、三度拜相,还能平顺终老。他在艺术方面的才华也因自身兴趣、因君王赏识,而有了施展的广阔天地。

王国维评价冯延巳的词“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肯定了他在内容与规模方面的开创性,将他定位为“开北宋一代词风”的巨擘。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更以“(词的雅化)始于冯延巳,完成于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高度肯定了他在词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意义。

冯延巳在情感与精神上与众不同的境界,被柳永、李清照、晏殊、欧阳修等效仿。清代文学家刘融斋也在作品《艺概》中盛赞:“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冯延巳的词不乏春花秋柳的旖旎、月下樽前的相思,但在男欢女爱、伤春悲秋之中,总有意无意地渗透着一种时间及生命的忧患意识,换言之,冯延巳丰富了词的思想内涵。

翻开他的词集——《阳春集》,那些名句如铺天盖地之势迎面而来。

写春水微澜,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写情感郁结,是“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写光阴匆匆,是“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

写惆怅孤寂,是“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连祝酒词都是“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斯人已逝,功过任由评说,词章浩然长存。

(图源网络,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