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社火
词曰:
塞外上元月夜。陌上农家晚红。
鼓乐喧天丰年庆,山村社火正浓。
戏曲梆子小调,旱船高跷彩灯。
秧歌绕街走火龙,烟花飞爆不停。
六十年代初。
在塞北昭苏河川的中游,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留下了我童年的记忆,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虽然父母都是农民,生活困难,但我的童年还是过得很愉快的。使我一生难忘的是这个小山村的社火。
那时候的村叫生产大队,下面分成生产小队。每年当人们在匆忙之中度过了阴历大年后,就到了正月。正月初六生产队就开工了,家里的大人都去生产队参加劳动去了。只有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在家里。这时村里开始组织正月十五的唱戏和扭大秧歌。这个小山村有个习俗,一般每年的正月都在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里,白天唱大戏,晚上扭大秧歌。秧歌每年扭的不一样,有高跷会,有狮子旱船,有小车子会。
扭大秧歌的人员由大队统一组织,是从每个生产队抽调的。正月初十就开始演练。同时有一部分人在扎灯笼,糊灯笼,一部分人去购置蜡烛、染料和租借戏装等。一部分人去挨家挨户地募捐粘干粮、油、肉、菜等,为扭大秧歌人员准备午夜餐和唱戏人员的白天用餐。一部分人,去准备柴油和玉米瓤,为撒灯用。还有一部分人在搭戏台。
正月十三戏台就搭好了,一般都搭在村子的中心,生产大队的院内。生产大队是一个新院,建国后盖的新房,砖瓦结构,坐北朝南,一排有十来间。院子很大,四周是土打的围墙,门口的两侧有砖垛。半月形刚架网横跨门口安插在砖垛上,门是用榆木条做的有铆榫的大门。门口的两侧有醒目而又高又宽的红色对联:“党的恩情时刻不忘,贫下中农当家作主。”横批是“社会主义好。”大门口的西侧是供销社,是新盖的五间大瓦房。院内是一个大空场,戏台就搭在空场处。
正月十四白天就开始演戏了,生产队也放假了。人们听到锣、鼓、镲声,全村的人就先后奔向了戏台处。这戏台是由四根檩子做四角的台柱子,一头深埋在地下竖起来的。平台是在一米高处横跨椽木,用长条木板而搭成。顶端也横跨长木,左、右、后、上四侧,用苫布围成。戏台分前台和后台,中间用帆布帘隔开,前台演戏,后台是演员们换衣服和化妆的场所。有一排桌凳,供演员们化妆和休息。后侧有一根横贯东西的粗绳,上面有一排挂钩。挂着各种戏装、帽子、假胡子、刀、剑、扇子等道具。前台的左、右两侧各有桌凳,左侧坐的是打鼓、敲锣、打镲的,右侧坐的是拉二胡、敲梆子、喇叭匠和彩头。彩头是戏曲的主持。戏台前的两根大柱子上早已贴上了红色的对联:“真男真女真演戏,假夫假妻假姻缘。”横批是:“出将入相。”
演的是评剧和梆子戏,曲目常有喜闻乐见的“夺印”“茶瓶记”“春香传”“西厢记”“四郎探母”“大劈棺”“武家坡”“王少安赶船”“秦香莲”等。
这个小山村传统就有演戏的习俗。据说:建国前就有一个戏班子,演遍了热河省的很多县、区、公社、大队。在本村农闲季节搭台唱戏,秋收也搭台唱戏,天旱求雨也搭台唱戏。演员除了本村的,还有外请的。从不收本村穷人家的钱,都是从大把主家凑分子。
白天看完戏,人们早早吃过晚饭,听到锣、鼓、镲声和喇叭声,知道扭大秧歌开始了。大人孩子也都开始从四面八方往大队门前聚集。通常是场上放着几个小彩车,有推彩车和坐彩车的。等扭大秧歌的人员全到齐后,开始化妆,化完妆后,穿戏服。化妆和穿戏服是根据举的灯和扮演角色进行的。这些戏装艳彩多丽,轻风一吹,像翻飞的蝴蝶,非常好看。
穿好戏服后,开始排队,一般是排成二队。队排好后,开始发灯、发蜡烛。最前面有一个人,这个人是伞头,他不拿灯。他后面有一个人,举的是龙头灯,龙头灯后是双行队,站在双行队前二个人,举的是凤灯,凤灯后二行各有四个方形灯,每个方形灯上有一个字,左侧是“合、家、幸、福。”右侧是“吉、祥、如、意。”方灯后,是成对的麒麟送子灯、天官赐福灯、寿桃灯、刘海灯、福字灯、禄字灯、喜字灯、财字灯、花篮灯。后又成对的个四个方灯、左侧是:“五、谷、丰、登。”右侧是“六、畜、兴、旺。”后是成对的玉米灯、白菜灯、西瓜灯、韭菜灯、茄子灯、猪灯、羊灯、飞马灯、卧牛灯、鲤鱼卧莲灯、石榴灯等。除了方字灯必须对仗走以外,其余的灯每隔一二个人不举灯,手里拿的是木宝剑、木刀、木锹、木叉、铜钱串、佛珠串、彩扇子等。
发完灯点燃后,在院子里演练了二圈,由伞头把秧歌队伍拉出了院子,走在了大街上,长长的队伍足有一百米,远处望去像二条火龙。秧歌队伍的后边是一群吹鼓手,锣、鼓、镲敲得震天响,喇叭声吹的音达数里。
在秧歌的队伍前面有撒灯的。撒灯的是沿着秧歌对伍的前行路线上撒。撒灯是随扭秧歌队伍走的,秧歌去谁家,他们提前在谁家门前撒,放在门口的二个石台阶上,或园子墙上,或院子墙上。秧歌到来,他们又去了下一家。撒的灯是玉米瓤切成段,用柴油浸泡的,点燃后,放在地上非常明亮。
正月十四、十六二天晚上,按照划定好的路线大秧歌队伍先去一般人家拜年、撒灯。十五这一天晚上,首先要拜庙和祭山。拜庙是祈祷一年风调雨顺,祭山是祈祷山神庇佑粮谷丰收。然后去军烈属和荣复转业军人家,而后去村里有德高望重老人的人家,后去大、小队干部家。
十五的晚上,在西南山上突然出现了二条火龙,从山顶一直延续到山下,耀眼通明。按照当地习俗是在祭山。这时村里的锣、鼓和喇叭又响了起来,开始拜庙了。秧歌队伍在锣、鼓和喇叭的伴奏下,一路吹吹打打的来到了庙上。撒灯的早已把庙的门前和里面撒的通明铮亮。秧歌队伍也开始拉场,在庙前扭了起来。村里的老人开始给庙里上了香和拜祭,庙外烟花鞭炮齐鸣。
这个村子的庙是在村子的东南,距村东住户不过一百米。是清朝咸丰年间,以村里几姓财主出钱为主,其他姓氏富裕村民也捐献的钱而建成。
这个庙是三间大房,坐北朝南,青砖砌墙,二架木梁驾起,梁下有木立柱,中间是明堂,两侧的间隔的壁子墙是半开间,前后椽子搭檐,小青瓦盖顶。房门松木黄色。两侧窗子为上下对开的木制窗,窗格子为万字套方格,糊的是毛头纸。
中间屋泥塑的神像最大是龙王,左右配殿各有10几个泥塑的较小的神像。这二间屋中,最醒目的神像是一个怀里抱着许多孩子的女神像,那些小孩身上都穿了些小衣服。据说她就是送子娘娘。还有一个醒目的男神像,脖子上挂了许多串芥菜疙瘩咸菜。据说他就是猴王爷。挂咸菜是有的人家孩子咳嗽许的愿。
院墙为青砖砌墙,高二米,松木板大门,门板上戴圆环,门板上有副对联,是过年时新贴的,写的是:“上苍庇佑风调雨顺,下界恩泽五谷粮丰”。横批是:“神灵大吉”。门前左右有青石台阶,石台阶前面雕有水浪腾云纹。
拜完庙后,就开始去在外面做事的人家拜年了。这个村许多年,十五晚上的第一家,是一个军人,他是建国前参军,参加过解放战争,他是个团长。后来转业了在外地上班,每年春节回来陪他的老母。村里人习惯把他叫:“大军官”。秧歌队和撒灯的来到了他的家门前,锣、鼓、镲齐鸣,喇叭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秧歌队伍也开始了串荞麦。主人早就迎在门外,放完鞭炮和烟花后,把会首热情地迎进屋去,相互作揖问好,拜完年,寒暄了几句,给了赏钱。会首出来后,来到伞头前,附耳交代了两句。
这时伞头,让龙头灯一点头,锣、鼓、镲声,喇叭声停止,秧歌队伍也停止了。就听伞头高唱:“煞住锣鼓把话言,秧歌来到了啊. ....,xx东家的府门前。一来撒灯,二来拜年。撒的是龙灯、凤灯、五谷丰灯,还有那刘海撒金钱啊.....,拜的是合家幸福多康泰,拜的是吉祥如意太平年。”唱词一停,又听伞头高喊:“给xx大东家拜年了!”众人跟着齐喊:“拜年了!”这时又听伞头高声唱起:“东家赏钱了,大家谢赏钱!”众人也跟着齐喊:“谢赏!”众人谢赏完毕,伞头又领着走下一家。
秧歌从晚上掌灯时分开始,一直扭到午夜一点多,吃完午夜饭再回家。有时本村挨家扭秧歌拜完年后,还到邻村去拜年。
五十余年过去,有机会再次回到了这个小山村,面貌早已改变了,听说那座二百多年的古庙早已不见了,毁于破四旧的年代,村子里也无人会唱戏了,被现代化的生活给取替了,只有过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