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学几招

2023-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撸起袖子干活

多看看别人的分享还是挺有用的,今天新学会一个词叫“雪花写作”,《雪花这写作法》也是一本专门讲写故事的书,作者是兰迪·英格曼森。

因为是外国作者写的,所以我没有勇气阅读,这还得从我买错了一本同名的译本说起,本来抱有极大兴趣想读《人类简史》,结果现实给我上了一课,因为是不同作者所著,其中一本大火,市面上便少不了趁热度的李鬼。

自此,我对外国作品总有阴影,怀疑自己看不下去。

闲言少述,我的重点自然不是讲这本书。

我要分享的是网友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他称其为“雪花大纲第一步”,我简短归纳为:一句话讲明白你的故事内容。

这一句话里至少包含3个要素: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1、什么人。准确来讲应该是“什么样的主角”,可以用一个固定句式来解决,即“XXX的YYY”,XXX是一个定语,YYY是主角属性。举例:“错信丈夫而惨死”的“家庭主妇”。

2、什么事。准确完整来讲是“主角发生了什么事”,写这个之前,需要牢牢记住:是“主角”发生了什么事,每件事的出发点及落脚点都得是主角。采用动宾短语(动词+名词)的模式。举例:“报复”小三,“夺走”父母遗产份额。

3、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即主角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视角必须订在主角身上。举例:主角最后得到了老公的全部遗产,并让小三跟公婆得到了报应。

之前,也看到过其他网友提过问题,问怎样写出“画面感”?

有个作者说了一个公式:运镜+感官+细节+心理。

运镜可以参考影视作品中的方法,采用“静景+中景+远景”的模式,她举了个吃肉的例子,先拍妹妹扯开肉,再拍妹妹蘸料,最后是周围学生咽口水。

感官: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

脑海里立马有画面了,比如现在是秋天,可以写一个场景:汤湖公园里桂花飘香,大壮和小美并肩站着欣赏,风儿轻轻飘过来,卷起水面上一丝丝涟漪。

突然一股臭味传来,小美赶紧捂住了鼻子。

“大壮,不会是你吧?”小美问道。

“不不,不是我,你千万别误会。”大壮窘迫地赶紧解释道,他可不想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给相亲对象留下不好的印象。

“妈妈,快来看看小斗斗,它拉粑粑了~”,不远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两岁小女孩喊道。

(救命~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细节:描写人物特征时,可以用到。悬疑小说里应该用的最多,毫不起眼的一处地方对揭开真相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心理:心理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没有心理学相关知识,不知道怎样写怎么办?很多作者都会推荐读书,因为心理学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刻画人物。

比如写一个做尽坏事人见人恨的变态,变态不是天生的坏种吧?你得交代这个人性格形成的各种因素,例如出生环境(继母虐待,父亲不管)、成长环境(同学欺辱霸凌)、最终性格(懦弱内向记仇),最后再写他变坏,这样是不是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