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诗经系列诗经共读专题

想思总是寄明月——诗经·月出

2018-11-27  本文已影响3人  文狸杨渠

    最美不过相思,相思总寄明月。

    自古至今,咏月的诗词诸多,最出名的大抵便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了,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唱了近千年之久。

    更有清怅婉转如张九龄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书尽明月一盏无边的离愁别绪;悠远绰约如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玉人何处教吹箫”写罢扬州夜色不尽的眷念思怀。

    中国人对月的独特情怀,是无论走到多遥远的地方,选择了哪一种生活方式,都会在不经意间涌现至心间,让人或许欢喜,或许惆怅,或许忧伤的。

    《国风·陈风·月出》一诗,是诗歌咏月怀人的开端,是月与相思主题的始作俑者,这首诗经中的月下怀人之诗,被后人推为三百篇中情诗的杰构,“后人骚赋之祖”!

    是被唐代诗人徐凝将天下月色三分之前的,半个先秦的月色与美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译文:

    月出皎洁,映出佳人曼妙,身姿窈窕而轻盈,使我心绪忧愁。

    月出明亮,映出佳人姣美,身姿舒缓而婀娜,使我心绪难安。

    月出清冽,映出佳人明媚,身姿妖娆而绰绝,使我心绪烦躁。

词句注释(大部分摘自百度百科)

  佼(jiāo):同 姣,美好。“佼人”即美人

  懰(liǔ ):美好

  (多音字,念liú时,1 悲伤;忧伤  2 停留)

  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

  燎:明

  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集传》:“惨当作懆,忧也。”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汉赋里往往写作“要绍”。“窈纠”、“忧受”、“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动时的曲线美,就是曹植《洛神赋》所谓“婉若游龙”

 

    望月思美人,这首诗带给了我们柔美的月光下无限的遐思与情意。

    自此诗后,便只需月亮悬在天空,就永远有美人在月下起舞,“充盈我们,洗净我们,拯救我们于庸常的灰烬与尘埃。只要我们在月夜徜徉只要我们呼吸、远望和敬仰,我们便可以发现那个与美融合在一起的自己”。(本段引号内内容源自作者曲黎敏的文章《秘会与相思》)

    便只需月色,人生就足以多一份洁净的秀美。

夏目漱石的“今晚月色真美”体现了日本人的含蓄,而我们自古至今的诗词,体现了哪些,却需要我们不断的品味: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李白《长相思》

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

                              ——杜甫《梦太白》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

关于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统治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统治者,杀害了一位英俊人物”。

诗人郑振铎曾经这样描述本诗的意味:“其情调的幽隽可爱,大似在朦胧的黄昏光中,听凡珴令(小提琴)的独奏,又如在月光皎白的夏夜,听长笛的曼奏。”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月出》:“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

焦竑《焦氏笔乘》说:“《月出》见月怀人,能道意中事。”

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说:“宋玉《神女赋》云:‘其始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用此诗也。”

卫夫人(现代)注:这就是一首月下相思的爱情诗!谁反驳都不好使!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浅读国学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