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吗
人为什么会焦虑?
根本原因就是不想躺平,想快速看到自己的进步,但是却往往事与愿违。
这个过程,会加速一个人的焦虑感和恐慌感。核心还是在喜欢与人的攀比上。
阿德勒心理学有个观点,一个人所有的烦恼,其根本都是来自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各种攀比和盲目虚荣,这个会让人感觉生活特别累。
适当的攀比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做事动力,但是如果一味攀比,则会让人产生更多不良情绪,比如嫉妒等。
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这种压力,已经成了现在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怎么去克服焦虑呢?
K叔提到,唯有行动,可破焦虑。
焦虑的本质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急于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只是去做计划,去想象安慰自己,那么只会更加加剧这个过程。
想到了,马上就去做,不要试图把一个计划做的完美。一旦你开始动起来,也就意味着距离目标的距离有所松动,焦虑感也就会有所缓解。
不管什么计划,想到了马上去做,而且一定要做完,再去想完成后的事。
这是其一。
我自己有时候焦虑了,跑一跑步就会缓解很多。比如前段时间,因为各种压力的原因,下班时自己情绪消沉低落到了极点,焦虑、恐慌、倦怠、茫然无措等等负面情绪,一股脑都袭来。
怎么办呢?
跑吧,先不管不顾地跑起来再说。跑了几公里后,果然,焦虑情绪确实有所缓解,开始去积极想着怎么去面对和应对手里棘手的困难。
有科学研究显示,人的大脑中有一种物质叫内啡肽,对人有镇静效果,可以缓解疼痛和焦虑,可以让自己更好更积极面对生活和挑战。
而跑步就是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最好的方式。
内啡肽的产生跟多巴胺不一样,多巴胺是及时满足的产物,任何让你不费力气就可以产生愉悦感的行为,都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比如吃甜食,刷视频,看电影,谈恋爱等等。
但是内啡肽则必须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甚至是痛苦,才能获得。
多巴胺对大脑的刺激强烈,但是短暂,刺激完成后往往会让人感觉更加空虚。
而内啡肽则会把这种镇静效果延长更久,让大脑持续享受到一种完成挑战后的愉悦感。
跑步、读书、做题、写作、做决策等等,任何需要做出大量努力的行为,最终都会换来大脑对你自身愉悦感的奖赏。也会真正加速一个人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