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

香港导演徐克,花了五年功夫,筹备拍摄的古装奇幻大片《狄仁杰3四大天王》这两天正在上映。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不论票房和口碑,都有些不尽人意。远远不敌恶俗搞笑《西红市首富》。我看过这部电影之后,觉得这部影片,虽然不敌徐克早年的经典之作,但比之国内当下其他电影,明显高出甚多。这些年来中国影视全然沦落为插科打诨,有不少电影人,本身就是水准低劣之辈,往往主动放下身段,屈就迎合年轻人的低俗品味。徐克是坚守原则理念的一个,他企图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达到平衡。但这一次票房惨败,据说很大程度上因为华谊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谁都知道,崔永元的几句话,让华谊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
自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这部电影本身就存在着不少不畅销的因素。与徐克以往的作品相比,这部电影稍显单薄。就比起前两部狄仁杰电影来说,这个第三部,也因为特技的滥用而使得感情表达十分缥缈。
看过徐克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徐克最拿手的,绝不是特技,而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冲突,这在徐克的好多作品里都有精彩的表现。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笑傲江湖》与《新龙门客栈》这两大经典。但是自从《蜀山传》问世之后,对徐克滥用特技的批评之声甚嚣尘上。许多人都认为徐克最善于特效制作,而不善其他。其实,徐克对于整体戏剧节奏的把握在香港导演中也是特别突出的一个,这一点远远高于张艺谋之流。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这部电影错就错在,徐克沦为“技术控”而忽略了情感戏份,整部电影故事结构上显得单调而仓促,没能延续前两部有条不紊的叙事风格。简而言之,这部电影错在一个“疾”字,编导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呈现给观众,结果适得其反,观众看的混乱而迷糊。结尾部分显出本片剪辑仍然是徐克,让我想起徐克担任剪辑的另一部电影,九十年代拍摄的,赵文卓主演的《断刀客》,当时同样不受观众欢迎。
《狄仁杰四大天王》之“疾”,首先表现在剧本上,头绪繁杂而交代不清楚。本片依然沿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套路,分为两条线索,一者异人组抢夺亢龙锏。二者封魔族复仇。但是神都龙王案子里蛊毒化龙和霍义复仇紧密联系,不可分拆。但是到了《狄仁杰四大天王》里,这剧中两条线索几乎毫无关系。人物关系交代的也不清楚。异人组里有个丑陋的火球人,他后来怎么忽然变成了封魔族的一员。而且他用幻术是变成一团烈火,最后被尉迟真金困在笼子里怎么就死了,反正我是没看明白。幻天真人出场之时威风凛凛,后来怎么不明不白的死了。武后得到亢龙锏之后,要幻天真人表演幻术,那条龙突然出现,幻天真人却无法控制,这幻术是谁施展的,封魔族吗?电影里一点提示都没有。再者,武后经常去拷问困在水牢里的“无脸侯”,高宗说无脸侯已经死了三年了,这个幻术谁施给武后的?马思纯扮演的水月去三藏庙里寻找圆测大师,刚到庙里,突然镜头一黑,水月是怎么说服圆测大师的……这些全都没有交代。
这些结构上的漏洞,使得本片叙事不明,皆因本片想表现的内容太多,反而头绪纷乱,不易理剪,于是统统摆上台面,乃成堆砌之态。与之相比,前两部电影叙事颇为流畅自然,丝毫没有感觉到乱。徐克电影往往结构奇巧,但这一次弄巧成拙,大抵特技之表现而盖过了剧情之表达,可谓得不偿失也。
结构混乱,剧情不明,必然导致人物性格苍白,观众看了以后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前两部狄仁杰电影虽然也有特技,但是人性为主,特技为辅。所以不论刘德华饰演的中年狄仁杰还是赵又廷饰演的青年狄仁杰,大家都印象深刻。而这个第三部狄仁杰,性格比较模糊,论武功不如尉迟真金,论法力不如圆测大师,这一来,这个主角还有什么出彩。不但狄仁杰如此,其他人物,尉迟真金也忽然武功不怎么高强了,被霸刀差点打死,靠亢龙锏捡回了一条性命。林更新扮演的沙陀完全是为了制造笑料而设的,没有任何性格可言。至于圆测大师,总共出场两次,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性格与情感。片中表现好的唯有马思纯一个,她饰演的水月还有那么一点血肉。
徐克以往电影中最擅长刻画大反派,比如《笑傲江湖》和《新龙门客栈》里的老太监,《倩女幽魂》里的老妖怪,《断刀客》里凶狠残酷的飞龙,《新火烧红莲寺》里的变态“神公”……这些反派都比正面人物更令人印象深刻,但是《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里的大反派封魔族首领,却丝毫没有性格可言。他到底是不是无脸侯?他到底怎么才变成了这种性格?他在日常生活中怎么表现的?影片统统不给答案。最令人不解的乃是这个坏蛋最后居然被佛法感动,放弃了“杀心”,这一点不但假,而且肉麻,徐克以前拍的那些经典电影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等人物。
和徐克一贯的作风一样,他想在这部电影中注入深刻的社会道理,这是徐克高于所有香港导演的最显著特征。狄仁杰三部电影,第一部《通天帝国》思想最为深刻,徐克明显是主张社会改良,反对暴力革命的。片中沙坨因为左手被武则天砍断而心理发生变态,一味想报复,不择手段。所以徐克认为这种靠牺牲无辜生命而达到目的的革命是错的,最后狄仁杰尊武则天为皇帝,就是典型的改良主义思想。这自然也不错,不过徐克似乎忘了,美国革命最后换来的却是社会安定繁荣,所以革命不一定都是杀人放火,鲁迅先生曰:革命是要人活,不是要人死的。
而这第三部狄仁杰电影,完全就是表达一种佛教思想,所以,最后降魔伏妖的不是狄仁杰,而是圆测和尚。圆测和尚靠佛法,使坏蛋“顽石点头”。这一点,徐克明显在模仿另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叫做《侠女》,它的导演胡金铨,代表作《龙门客栈》(1967),是徐克几十年来一直努力借鉴的对象。徐克电影的人物造型,如《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倩女幽魂》《青蛇》等,就是照搬胡金铨电影的。胡的名作《侠女》,曾斩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片中最后所有人都被老和尚高深的佛法所镇住,狄仁杰第三部结尾的这一出佛光普照,与《侠女》结尾何其相似乃尔。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这部电影以特技见长,然而他的特技比之好莱坞,其实还是差很多。尤其片中龙的运用,先前好多电影已经表现过许多次了。如美韩合拍的《龙之战争》,郑保瑞的《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片中都有龙腾上空的壮烈场面,都比《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做的好看。至于片中广目天王的特技,也很粗糙,远远不如《霍比特人》里巨人的逼真和自然。尤其令人失望的是片中长毛巨猿,明显又是彼得杰克逊《金刚》的翻版,郑保瑞《大闹天宫》片中也出现过一幕劣拙的巨猿场面,哪一个也没有《金刚》生动逼真。
《狄仁杰四大天王》的特技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准,但是比之好莱坞,不能不说还差一大截距离。早在好多年前,就已经有《指环王》《金刚》这样一流的特技电影了,《狄仁杰四大天王》的特技,想必也没有哪几个观众感到新奇。中国电影在特技上恐怕五十年内还比不上美国。所以说,电影最重要的还是灵魂表达,只有灵魂表达到位,就算没有大明星,没有高科技,同样令人喜欢。相反,如果一部电影缺乏灵魂和情感,堆砌再多的明星和高科技,同样会使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