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年纪轻轻,怎么就成了“哑巴”

2020-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七毛三的车站

1

年初得知考研结果并不尽人意,家里的人便开始和我推荐各种去路。

他们讨论了一番过后,让我在考公务员和考银行中挑选一个出来,即便我爸妈并不知道这些考来有什么用,大概是听说福利很好,于是就想我也来考考。

用爸妈的语气说来就是:你懂什么,我们都是为你好。

即便我也知道,大家都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好心好意地和我权衡利弊,希望我能少走些弯路,倒也不是我好高骛远,只是我也知道这并非我心中所属。

不过在一片喧闹中,没人听得清你的话。

大家只自顾自地说着,也没把心思放在听你说什么的层面上,当自己说得也累了,便会选择不再继续说下去,任凭他人说。

在我大多数情况下选择沉默时,有时便会遭来对方不满的声音:

“你在想什么?”,

刚开始别人询问我的意见时,我还会觉得有一丝欢喜,

随后我便会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

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因为对方想要了解你的想法才去询问你,他只是想从你的想法里找到通道,说服你接受他的想法。

所以,与其说是不爱说,不如说是没人想听。

2

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由于自己并没有任何想法,于是只能到处地去问别人,什么专业才是比较好的,于是我听到了各种声音:

选教育好啊,有双休还有寒暑假;女孩子,学会计比较好,体面,工资也高...却也没人要愚蠢的我想想自己想往哪里走。大多数成人只会用他一辈子的经历去告诉你,你也应该走大多数人走的那条路,因为比较热闹,你看看谁,不也是来自那里吗?

那时候我只能从这些建议之中,挑选出最多人说的那个答案,在这个专业里摸爬滚打了一阵子,却也没有对这个专业展开任何想法。

说来惭愧,我倒是觉得只要不要挂科就是可以的,自己更多时候像个没有感情的娃娃,在大学里混日子,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我和朋友去看了一场足球比赛。我是个足球小白,自然是看不懂的,唯一能看懂的便是谁进球了,但在足球场上,你很难不被这氛围所带动,跟随着他们一块欢呼雀跃。非常戏剧性地,我喜欢上这种感觉,并为了不被这种热氛围所抛弃,想尽办法去靠近这种生活。

我研究了关于足球的历史,球场上的技巧,还有规则,有了自己喜欢的球星,球队,把20多年来没看的足球在短短几个月之内看了个遍,认识了很多和我有同样喜好的球迷。我会不再像个淑女一般地为了自己喜欢的球队大声欢呼,也会为了球队遭到不公平待遇时爆粗口,这还真的一点都不符合我20多年所营造的温柔人设,大概是老天爷也看我在大多数人面前“哑巴”得辛苦吧,所以给我一个发泄的地方。

这个地方一样很嘈杂,却比社会的嘈杂要来的清心寡欲得多。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一个女生站在球场上毫无形象地嘶吼着的模样是为了什么,女孩子家家,就应该有女孩子的样子。

不过我也“女孩子家家”了这么多年,大多数时候我都听别人说了,只是现在不想听罢了。我很喜欢这种充满激情的生活,因为它让我感觉自己的脉搏也在用力跳动着,如果说身为一个女孩子便不能像个有血有肉的人一般活着,那我还是选择放弃迎合这大多数人的想法。

这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入了沉思,试图去寻找关于自己生活中的答案。而后,我选择转新闻专业,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考研的时候,我也是选择了考取体育传播的院校。身边的人知道的第一反应是,

新闻?你要当主持人吗?还是要当记者。

很累的,女孩子,不要当这个。

当然我也试图想去解释一下新闻在我心目中的位置,不是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刻板印象,却也以失败告终。

大家都聪明的很,自然不想听我这无知幼稚的人解释什么。

3

我的这一系列选择,在很多人眼里都会成为很幼稚的行为,就像是和不懂事的小孩在为自己想要成为超人的决心努力一样可笑。

我知道仅仅用“喜欢”这两个字去解释自己的选择时有多难,因为即便大家都是成人了,却好像愈发难以理解关于“喜欢”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就好像他们都没有过“喜欢”一样。

喜欢能当饭吃吗?喜欢可以抵什么作用?

没人有答案,我也一样,若是说非要给热爱下一个定义,大概是一想到能够与其有所关联,自己便会充满期待。

所以我也没办法去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因为我的答案很简单,而大多数人却觉得是傻。当然我也并不觉得傻气是件不好的事,毕竟能在这个人人都想精明的世界里,保持一点傻气,倒也能活得特别些。

可活的特别些,这件事情,本身就在这个普通的世界里成了奇葩,所以也不怪别人会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你。

王小波曾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道: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我个人认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

到了现在,我还是在他们面前是个年纪轻轻便成了“哑巴”的人,我还没有太多能力去为我的“喜欢”发言,却也还是想要为自己以后的生活能有所期待而努力着,创造更多的“有”而不是“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