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說個故事

2021-10-0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枚栗子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貢,另一個學生是子路,聰明又衝動,對孔子最忠心。

故事1
當時魯國有一條法律,只要能先付錢贖回在其他諸侯國遇難當奴隸的魯國同胞,回來後可以向政府領取補償金。

子貢贖回一個魯國人,但他不願領賞金,他要好人做到底!

這件事情被孔子知道了,不僅沒有被老師讚美,反而被駡!

故事2
子路看到路邊有人溺水,二話不說,立刻跳下去救人!

被救上來的人對子路是千恩萬謝,一定要送子路一條牛做為答謝!

子路不客氣收下了。

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表示欣賞,給子路按讚、留言、加分享!

孔子偏心嗎?不可能,他老人家有教無類啊!

孔子認為子貢救人不領賞金是不對的。
取其金則無損於行~
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害子貢的品行。
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貢不肯拿回抵付的錢,反而會讓大家因為不好意思領補償金,而不再救贖流落在外的魯國人。

孔子讚美子路是因為「魯人必拯溺者矣」。
從此魯國人一定會勇於救助溺水者。

孔子認為:「子貢的道德標準高到只有少數人能達到,反而讓大家失去追求的勇氣」。

而子路立下行善會獲得獎勵的範例,會鼓勵人行善。」

PS:

故事典故來自「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