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且自信
看到了一封父亲给儿子老师的信,大致是说,自己的儿子学习成绩差,压力大,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为此,他放弃让孩子成栋梁,甘愿儿子做平庸的市井小民,强烈建议不要给儿子布置或少布置课外作业,不要给儿子灌输心灵鸡汤,他不想让孩子成为刷题机器和分数的奴隶,他也不会抱怨学校和老师的教学水准。
正巧,清明前,有三男一女四个青年相约服毒后在张家界天门山跳崖身亡,让人特别唏嘘。他们留下遗书,说是自己的决定,不涉他人。据说,四人农村出身,生活中都有困窘不易。
成龙成凤,做人上人,做杰出人,做光鲜人,这是多数人尤其是做父母的人的美好愿望,一方面为此竭尽所能,不遗余力,另一方面要求孩子也要如此。真正深入到有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家庭,你会发现,孩子和家长是多么的辛苦、焦虑和挣扎!生活的中心就是上课上课,刷题刷题,分数分数。我就听有在托管班做作业的小学生说,我想自杀,作业太多了。记得鲁迅在《五猖会》中,因为极力想去看赛会而父亲硬要他先背会一段枯燥的古文才能去,等他背会,已对庙会兴味索然。教参说,文章控诉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戕害。想想我们今天有没有这样的行为呢?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的情形千差万别,这是天然的存在。有的叱咤风云,有的默默无闻,有的鸿鹄高飞,有的燕雀刨食,在不足百年的生命历程中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
但是,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普通不被接受,平庸成了罪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都要去当将军,也不想没有万千士兵哪有什么将军。整个人类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人将是一辈子的平凡与普通。普通怎么就不被接受?平庸怎么就成了罪过?为什么知道大概率会普通而又拼命要摆脱普通呢?
人当然需要上进,需要努力,前提是量力而行,遵循规律,因材施教。
我们整体上已经摆脱了贫穷时代,只要身体健康,愿意付出劳动,过平凡的日子还是可以做到的。再努力一点,过上比较好的日子也并不困难。何必非要出人头地呢?许多人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揠苗助长。
普通就是正常的,表示身体健康,心智健全,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普通就挺好的,表示可以学习,可以成长,表示有多种的可能。自食其力,不给他人添负担,普通也是在做贡献。普通不丢人,也应该自信。
接受普通,并为此而自信,首先抛却了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人可以活得轻松愉快一点,抗压力更强一点,其次,各尽所长,更能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和兴趣点,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更适合的空间。
这位父亲是明白人,他的这一做法,说不定倒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快乐没有负担的孩子至少是阳光灿烂的。敬佩这位父亲。如果所有的父母亲都能这样想,这样做,社会上对教育的种种不满就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14002/dfc5776a281de6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