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与丰盛之旅

觉醒 ,从确立人生使命开始【微课堂第一讲】第1期

2017-01-02  本文已影响478人  三生三世白浅
唤醒伟大的自己,顺便启迪他人,光耀环宇 。            

各位亲亲: 大家新年好! 我是于文博。非常开心,在今天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开启《觉醒》系列微课堂的分享。我原本预定于2017年1月1日,也就是今天的零时,挑战“超级马拉松(100公里)”的。我评估自己最少也需要十五个小时才能完成,而我又很在意今天下午三点半的分享,这在时间上有点小矛盾。

于文博运动记录

前天晨练的时候,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念头:“礼拜日@三点半”作为我们《觉醒》系列课程的暗号儿是不是挺好的呢?

灵感就是天意,“礼拜日”在基督教中是有特别含义的,虽然我们的《觉醒》系列课程并没有某种特定的宗教色彩,但借鉴全人类的智慧绝对是灵修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们相约每周的礼拜日三点半,助力生命成长,不见不散,各位约吗?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核心的概念,即灵感。 婴儿是最接近神的,所以婴儿最可爱。等我们渐渐长大了,我们就变得不那么可爱了,因为我们开始有“思想”了。尼采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笑了”,这个是真的。思考和判断是理智,来自于人性,而灵感,仅仅是直觉,仅仅是开放、连通和接收,是神性。记住:你越放松,越无我,越简单,越接近婴儿的状态,你就会越接近灵性,因此也就可能接收到更多的灵感。当然,前提是你得相信。

佛说,人人都与生具足,皆有佛性。但我们的佛性被尘埃、被雾霾等等污染了。唯有自静其心,才能明心见性。

小结一下,这部分我们分享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叫灵感,灵感是灵性的“探照灯”、“药引子”、“先锋官”……,没有灵感就谈不上灵性。第二叫与生俱足,你得相信你是高贵、尊荣、伟大的,是与生俱足的,而且是肩负使命而生。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完成属于你独有的伟大使命,你因此而高贵、崇高。

现在我们只需要记住:智慧是人性;灵感是神性。 请允许我声明一点,我不是一个开悟的导师,我和大家一样,我们是同修者,而我愿意更多的承担一点点的责任,把大家组织起来,和大家一起“追求觉醒,创造生命彼此的启迪和照耀”,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让每个生命,在每个刹那,都能活出爱与欢笑”。 今天参加我们微课堂学习研修的小伙伴中,有很多人是企业家、咨询师、教练师、顾问师、金融及企业高管等等,

未来我们的群体会越来越壮大,会有更多的能人和大成就者与我们同行,这就叫“因缘聚会,和合共生”。在这里,我们都暂时忘记自己的身份,放下自己的职务、财富、荣耀、地位、权力等各式各样的光环,以谦卑和平常心来反观内心,了悟真相,一旦我们“唤醒了伟大的自己”,你的成就和荣耀将千百倍的增加,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将微如尘埃。因为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披坚执锐,横扫苍穹。当然,真的到了那一天,你就不会这么去做了,

因为到那时,你已经无需用外在的东西证明自己,你只是自由自在地绽放你自己。 现在我要和大家揭示并分享一个秘密,那就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成就者,您我他都是。唯一的差别就在于程度的不同,以及是否自觉。举例来说,我目前仅仅只处于“小悟”的阶段,也就是说,我偶尔在某个“点”上能看清楚,想明白。这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我喜欢用“绽放”这个词,那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是一种心旷神怡的陶醉。这种体验和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和拥有过,我唯一和大家略有不同的是,我更自觉地去感知、体察她,更加珍惜而已。

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常常对生命的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忽略掉了那宝贵的“灵光乍现”,它可能是刹那间的感动,也可能是内心瞬间的柔软温馨,还可能是某种欣喜、开明等等,不一而足。 只要你练习“敏锐”,你就能觉察生命的美;只要你累积他们,终有一刻那美丽、清明和智慧就能在你的生命当中全然的绽放。

这就如同天上的恒星,原本也不过只是星际间的尘埃,但他们越聚越多,越聚沉淀下来的质量就越巨大,突然之间有一天,就把自己点燃了,从尘埃变成了恒星,亮彻太空。 要相信你也可以的,每个人都可以,无论你的现状如何,也不管你当下有多少愁苦煎熬。所以有位大和尚在开悟的刹那,高声吟诵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无比的自信与豪迈!

讲了这么半天,还只是跟各位谈的是“小悟”的阶段,衣食足的人都在这个领域,只是很多人并不自知,为什么不自知呢,因为我们人一直在比较,只要一比较,就生出了分别之心。 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其实都源于:很缺钱和很缺爱。现场没有办法互动,我问问大家,你只要在自己的心里回答就好了,“你缺钱吗?”

可能有朋友已经在心里开始“招呼”我的亲人了:娘希匹,老子缺的就是钱,否则哪儿有功夫听你在这里“瞎白唬”啊!这就对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缺钱。那我再问问大家,请问你缺爱吗?答案应该无一例外的也是缺的。 现在我和大家分享一个“觉醒”的重要观念:缺失和匮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并非事实。我再强调一遍:缺失和匮乏,只是一种感觉,并非事实。 富人千姿百态,穷人大致相同。 当我们听到首富王健林“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的时候,很多人瞬间崩溃:“这世界太x××不公平了!”有没有?但首富毕竟离我们太远,发个小牢骚也就过去了,最气人的其实是隔壁的王小二,

想当初他比老子差远了,这几年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人五人六的了……我们最容易容不下的是身边人的富贵尊荣。这种心理的不平衡是一种缺失和匮乏感,这种感觉一旦产生,我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要向外界、向他人“索取和讨要”,当然方式可能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但只要是匮乏缺失,你就会“索取和讨要”,于是我们身边、周遭就成了一个乱哄哄的“大市场”,人们争来吵去的都在干一件事儿,那就是“索取和讨要”。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