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求财务自由谈起 - 读书笔记《拆掉思维里的墙》
你一定也有过这种感觉,自己陷入那种好像什么都有一点可能,但又什么都做不到的恐惧。
近来有关“财务自由”的焦虑性话题被炒得火热,一颗焦虑的心跟着被炒得急躁躁的疼。
百科里对财务自由的定义: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这里有个关键词“被动收入”,也就是在不工作情况下收入。主要可能来源包括出租物品收租、利息、分红、图书音乐等的版权金、广告收入等。所谓“躺着也能赚钱”,财务自由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闲适,是再高的工作薪资也无法带来。
理解很简单,躺着的钱大家都想赚,但怎么才能获得财务自由呢?真到了要卖出赚那“躺着的钱”的第一步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开始踌躇。
破除无效的心智模式,进入你自己希望的人生。
——《拆掉思维里的墙》
心智模式来源于我们对已接触的世界的认知。父母告诉我们铁饭碗有多好,所以放弃了闯进大城市的机会;由于完全不懂金融,为了防止亏损,所以长久以来对于高风险的投资敬谢不敏;相信老板年底会给你加薪,年复一年的等待着发财的机会……
中国人多奉行的是经验主义,但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已经大大超过了人们经验积累的速度。如果我们的判断还是基于一个滞后的经验,那谁来保证它结果的正确性呢?
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yes,but ···”的思维几乎约束了很多国人的一生。
正是因为我们缺乏内在安全感,所以只好慢慢的把这种渴求转向外界,寻求外部的寄托。我们坚信自己没有办法做独立判断,这让我们的自信被逐渐摧毁,凡是接触一件陌生的事物,就开始滋生抵触、挫败,甚至没有尝试过哪怕一次,就说着“我不行,我不会。”,一边又跑到那些闪闪发光的成功人士面前,焦急地问“我该怎么办?”。然后听着成功人士阐述的轨迹,又再次摇摇头,说着“我不行,我不会。”
打开笼门,
让鸟儿飞走
把自由还给
鸟笼
你的潜能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他,他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不信任他,而去依赖其他的东西,他就会慢慢的远离你,在你需要用的时候,他也不会再来。慢慢的,信任自己潜力的人建立起来了自信与安全感。而不信任自己潜力的人会进入越来越丧失安全感的模式。换而言之,你永远丧失了这个方面的自信,你变成了安全感的奴隶。
——《拆掉思维里的墙》
所以每接触一件新的事物,当你发现有许多人向它狂奔而去时。先开始试着进一步了解它,学习它的本质,而不是道听途说,甚或充耳不闻。一次次正向应对新事物,你感知到新事物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你一眼看透新事物本质的能力越来越强。有一天,狂奔在最前列的,可能就是你。
这就是“能力法则”(Personal Power),不懈地拿出行动,在你每当做什么事时,必得从其中好好学习,找出下次能做得更好的方法。优秀的人有一整套优化得非常好的后台程序,这些程序清晰,干净,不占内存,直指目标。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程序,他们总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压力下面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对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对同样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从自媒体遍地开花,到主播文化兴起。从共享单车突然冒出,把共享经济的概念带给大众,到区块链和虚拟币的风靡。
我们发现,其实所有文化变成一个大事件进入大众生活之前,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那些跑在财务自由前列的同龄人,哪一个不是嗅觉灵敏,冲在迎接新事物的第一波?
追求财务自由,其实追求的是另一种生活方式。不依赖于一个集团、企业下的工资,你作为一个个体还能为这个世界提供怎样的价值?
你冲破旧思维的牢笼,创造的价值有多大,你财务自由的标准就可以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