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往前走了,那也是个极端
作者|茶壶说
图片作者:懒汤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成了主流。
对某个意见,如果不赞同那就是反对。
对某个人物,如果不喜欢那就是讨厌。
对某件事情,如果不排斥那就是接受。
什么?你说中间地带?不存在的,估计是某一时刻时空开裂,被吞噬了。
于是,到处都能看见相互对立的阵营。
象棋里,两军对垒尚且还能有个楚河汉界作为缓冲。
而现实世界中,这种相互对立的阵营可以说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毫不相让。
路人?不存在的,正所谓“下场无路人”,只要开腔讨论了,就务必要选择一边。
什么?居然说各有对错?
那么不好意思,两边阵营会用实际行动来让你明白那句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即便没有发声的人,也不会就这么轻易逃过了。
面对“邪恶”势力居然不讨伐,沉默是最大的帮凶。
这些人没赶上十年浩劫,没赶上写大字报和批斗会,真是屈才了啊!
有这种思维的人,会将世界上的各种事情都简单地分成是非对错好坏,不考虑其中复杂的情况,也不考虑里面的各种原因。
只看结果选边站队,认定了只要跟自己不是一个战壕的,那绝对就是敌人。
而且,看结果选边站队还算好的,至少心里有那么一杆秤,会先拎一拎对错逻辑。
可怕的是完全无脑站队,不问是非,比如脑残粉。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长时间用这样的思维去看问题的人,在面对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时,很可能就会大脑宕机,无法理解。然后大脑为了要找回尊严,就会用已有的简单思维强行解释和说通这件复杂的事。
可能不符合逻辑,但没关系,这不是说通了嘛?
我自己对待早起这件事情时,就掉过这样的陷阱。
首先,我认为早起是非常好的事情,不早起不好。(非此即彼的思维)
然后,我发现,有人能五六点就起来,而我早起根本起不来。
再然后,我就认为这说明了我的懒惰和不自律。(大脑为了找回场子,强行解释)
接着,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律能力,我要坚持每天早起。
结果,早起毁一天,别说效率了,能清醒着过完这一天就很不错了。(实践证明,我错了)
就这样,我的思维在关于早起这件事,陷入了一个“这么做就好,不这么做就不好”的陷阱里。
而我可怜的大脑为了把这个逻辑圆上,甚至还扯上了是否自律这种自我管理问题。
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我在上班前两年,坚持每天六点半起床,后来变成了七八点钟。
是我自律能力在下降吗?
根本不是!
这几年里,我睡得越来越晚,从晚上十点半睡变成了晚上十二点半睡,当然起不来。
所以,睡觉时间延后导致了我起床时间延后,这才是一个正常的逻辑。
再后来,我发现那个能五点起来的人,晚上十点就上床睡觉了。
我在把自己嘲讽了一遍之后,就会时常用这件事情来提醒自己。
什么事情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不同因果不能一概而论。
此和彼是两点,而在两点之间,有一条直线,上面的点代表了各种不同情况。
两都腹:记录两个平凡人对世界的看法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