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学习笔记读书薛兆丰北大经济学课程笔记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第十六讲学习笔记

2019-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阿亮的学习笔记

第016讲 |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今天这一讲是我最喜欢的两个概念,一个是『沉没成本』,一个是『边际成本』。

『沉没成本』这个概念看过经济类、理财类书籍的学友应该都知道,「有选择就有成本,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当我们没办法再做选择的时候,就不存在成本」,这是『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的含义。

其实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心疼花出去的钱,做不到把『沉没成本』不当成本来看。比如说我们去餐厅吃饭,点了菜,但是菜很难吃,菜已经上桌了,没法退,这时候正确的选择其实应该是买单走人,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我们还是会咬着牙凑合吃完,然后回家该肚子痛的肚子痛,该跑厕所的跑厕所……

这又让我想到了中国上一代人的婚姻观,其实结婚生活了几年以后大多数人已经能确定对方是不是真的适合他/她过一辈子了,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果断离婚,拖了又拖,拖到孩子都结婚了,也没下定离婚的决心,就这样充满抱怨的凑合着。

这时候我们先不聊『沉没成本』,我们再聊一下『边际成本』。薛老师在文中告诫我们:

我们永远要盯住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把它作为我们未来行动的指南。每当我们要做出决策的时候,总要问一个切中要害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还要投入多少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就是,我们已经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了,这个错误的决策其实就是我们的『沉没成本』。举个例子,我们玩角色扮演的游戏,选错了职业,满级一百,我们已经玩到了90级,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删号重练呢?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的,这个时候,『将就错误可能是更有效率的决策』。

这一讲我自己学的也不是很透彻,所以表达的可能不是很清楚,希望大家能多跟我留言讨论,在讨论中思考,我一直相信,『道理越辩越明』。

下面是课堂小结与课后思考: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句话知易行难,我们要多多实践,学会当机立断。既然沉没成本不是成本,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指导未来的行动呢?答案是盯住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请问,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概率是1%,那么反复尝试,会不会提高成功的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