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语言

2020-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文娱自乐

(一)忌含糊

语言含糊笼统,让人不得要领,这也是消息语言的大忌。

(二)忌矫饰

(三)忌堆砌

在阅读新闻时,有时能见到这样一些句子:“天空的彩霞映照得场上格外通

红”,其中“格外”和“通”都是强调程度的副词,语意重复了。“胜利凯旋归

来”,其中“凯”就是胜利,“旋”就是归来,等于把相同的意思说了两遍。这

样的废话说多了,篇幅大了,信息却没有增加。

除这样简单的语意重复之外,有时还会有不厌其烦地罗列细节和数字的现

象,同样也是语言的堆砌。有一段文字这样介绍一位农民勤劳致富的事迹:

×××种承包地55亩,去年收小麦1.25万公斤,稻谷1.15万公斤,黄豆1000公斤,赤豆、绿豆等500公斤,山芋干1000公斤,花生2000公斤,共

2.85万公斤,收入1.22万元;同时他利用余粮和稻谷,饲养耕牛9头,出售小牛4头,收入2500元;出售6头肥猪,收入1400元;出售100只家禽,收入

300元;小四轮跑运输,收入1800元;利用板桥火车站一个货位,(三人合伙)

出售砂石,自己净得1800元。全年总收入达2.28万元。

这简直是一笔流水账,材料缺乏整理,语言更是缺少概括和提炼。这样写数

字虽然很精确,主人公的事迹却很模糊。

(四)忌混乱

一位伟人曾经提醒我们,说话和写文章都要注意语法、逻辑、修辞。这里所

说的混乱,主要是指违背逻辑。逻辑混乱的文章,读者很难看得明白。下面就是

一段逻辑混乱的文字:

为达到赚钱目的,竞私刻杂技团公章,从濮阳市少林武术培训中心带走6名少年到南方“走穴”,谁知原定返校期限成了一纸空文。1月底,记者从濮阳市区公安分局了解到,6名被当成“摇钱树”的武校少年终于被救了回来。

这是一篇消息的导语。劈头一句话就漏掉了主语,让人搞不明白事件的行为

主体是谁。经猜测,行为主体应该是犯罪嫌疑人——是他为达到赚钱的目的,私刻杂技团公章,骗走了6名武校学生。但接下来的一句是“谁知原定的返校期限成了一纸空文”,这很让人摸不着头脑。“谁知”表示没有料到,难道是犯罪嫌疑人没有料到吗?当然不是。这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倒越糊涂了”!那么到底是谁没有料到?读者只好再猜:是武校方面没有料到竟被人骗了。这段文字的主要问题是叙事角度的混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