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6g选手|学院持钻福利社点赞专用专题负债的宝贝学院持钻福利社点赞专用专题

先秦文学学习

2023-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贪玩

一年陪伴营已经半年了,从先秦到明清的历史故事走马观花地过了过,还写了一些笔记。感觉也挺有意思,原来从未这么认真的对待过历史,即使上学的时候。

从3月开始,接下来的半年主要针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解,3月是先秦文学。作业是三月底的时候要对先秦文学写一篇五千字的讲义,这个感觉挑战性还是挺高的,希望从没有这样有目标的系统性对某一个对象进行投入和思考。先应承下来吧,看看届时能交一份怎样的作业。

先秦文学从史前的口头文学到后来的由字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章一步步发展起来,记载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敬畏,也记载了他们的愿望和精神图腾。

先秦文学经过对原始神话和古老歌谣的启蒙,最终在《诗经》中结集,后来又出现了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加上楚辞的出现,先秦文学达到成熟。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步阶段,同时也通过各种形式、内容为中国文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世的诗歌、散文、议论文、小说、赋等文体很多是从对先秦文学积淀的发展和创新而来。

我们先看看先秦文学那些大名鼎鼎的存在:《周易》《诗经》《论语》《孟子》《庄子》《楚辞》《左传》《韩非子》《荀子》《吕氏春秋》……(套用现在常用的说辞:排名不分先后)

这个灿烂辉煌的清单,唯有顶礼膜拜。接下来,我再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窥探一二吧,收获肯定有,只是不知道我会不会玩着玩着又学偏了。

遥远的神话

在先秦文学中,神话占据很大的份量。在《庄子》、《淮南子》、《山海经》、《楚辞》中神话故事记载比较多,而据度娘说在《诗经》《韩非子》《吕氏春秋》《风俗通义》《三五历记》《列子》等著作中也都有神话。而所有这些著作中,《山海经》的神话是最多的。

《山海经》是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秦汉时又有一些增补。全书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它保存了大量的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等。《山海经》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以主要内容上来自百度。

上半年,学习了历史部分,在文字产生以前,我们称为史前时代,对于那个时期的记载是缺少文字记录的,但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现在想来(自然是凭空臆想),应该也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只不过他们的精神生活可能是喜悦、担忧、害怕、期望等这一类围绕生存这一主要诉求的精神活动。

那个时候的人类,从众多动物种群中脱颖而出,可以直立行走,学会语言的沟通,学会了用手创造和使用工具,学会了使用火把生冷的食物烤熟,后来还学会了对石器进行简单的加工,再到精细的加工,人类的精神思维能力在漫长岁月艰难求生的过程中,日渐积淀下来。

与此同时积淀下来的应该还有他们精神生活的另一部分,与后来的文学相关的思考,他们对自然、对坚持、对恐惧、对灾难、对祈愿、对生命由来的想法,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经历,把合乎日常生活逻辑的和不能清晰解释的现象串联起来,为了解释得更通顺一些,在其中增加了想象中的角色,有些超越普通人能力的角色出现了,他们或者创造了人类,或者拯救了人类,或者具有某种超常能力。

人们把类似的想法串起来,在群落、部落、氏族中流传,通过口口相传,形成了故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寄托了古人乐观的态度和坚韧的意志,承载古人群体意识和献身精神,刻画了古人的抗争意识和创造精神,而这些精神也逐渐形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在那个时代得以广为传播,并且民族传承中得以代代相传(精神的总结来自于张庆利老师的《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民族精神不正是这种乐观、坚韧、先人后己、勇于献身、不屈、创造的精神在一代代流传么?

遥远的神话: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它们起源于哪个具体的时代,初创于哪个或哪些先知,我们已然不得而知,但是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精神,正在今天的中华民族子子孙孙身上发扬光大,辉耀世界。

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先秦文学的文字记录,能让这些精神得以留存,得以发展。

美丽的歌谣

先秦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内容除了神话,主要就是上古歌谣了。上古歌谣在春秋时期由孔子主持,编撰了《诗经》,收录了三百多篇上古歌谣。但是据说实际上上古歌谣有三千多首,实际上也许会更多。对于诗经中没有收录的一些歌谣,遗失者多,也有少部分在后来被捡拾起来,录入了一起其他的古书。

我们先找来一些遗落在诗经之外的珠玉。

《弹(dàn)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同肉)。

短短八个字,把古人制作弹弓和追逐捕猎的场面讲述出来。砍伐竹子,制作弹弓,把泥制的弹丸发射出去,追逐捕猎肉食。

还有一首大名鼎鼎的《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zǐ)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一首上古歌谣经过前些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夜宴》,尤其那句“心悦君兮君不知”,曾一时间走红网络。古人创作的歌谣隔着几千年的风尘,依然能触动今人的情弦,其生命力之顽强可见一斑。

《诗经》作为收录上古歌谣最多的著作,它记录的时段大概在西周初期到春秋时候,包含了风、雅、颂三种类型,分别包含了普通老百姓、文人贵族以及祭祀三类歌谣。不同阶层创作者将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的一些点,描绘出来,自然而然地为呈现出了一幅真实动人的画卷。《诗经》应该算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范畴,其中歌谣反映的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和情感。

另一本先秦诗歌之集大成者是《楚辞》,《楚辞》成熟应该是在西汉时期,但是因为它主要收录的屈原和他的弟子宋玉的作品,因此它也应该算是先秦文学的一部分。《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在中国文学体系中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它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类文学文体中,都有它的影子。

以文字的印记留存下来,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千百年来,这些远古时期的美丽歌谣,一直在悠悠传唱。

伟大的先贤

每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有其领军人物。先秦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多伟大的先贤。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在几乎同一时期内,于华夏大地上涌现,这一大批思想光辉无比耀眼的人物引领了中华文明的体系化建设,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最早体系,同时也构建了中国文学的根基。

他们从礼仪、道德、修养、社会、政权、民生等方方面面对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各抒己见,并克己坚持,广为传播,每个人都有一大批的追随者,随着影响范围的扩大,文明的种子从个人的思想火花变成了民族化。在他们的理论、授课、言语等沉淀为文字,为更多的人知道的时候,文学的初期形态也形成并稳定下来。

他们记录历史,形成了历史散文,大体上历史散文是记事的;他们阐述观点,形成了诸子散文,大体上诸子散文是说理的。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特点是史官分司,言、事不混,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特点是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到秦朝建立,特点是时代特征鲜明,内容丰富,关注现实,理性思考,试图解决现实问题,人格独立,作品风格各异。(来自百度)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历史的记录也从比较纯粹的记录,到描述方式,讲述形式,以及记录写作者的观点等方面有了增加。

历史散文的代表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其文中对那些历史事件也作了一些评断,选择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春秋》体例,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

《左传》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战国策》亦称《国策》,主要记叙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在艺术创作上,较《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荆轲入秦》、《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战国策》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

诸子散文也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以上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内容均来自百度,摘自《先秦历史散文有哪些》作者肾叼吓女,发表于2022年。文字有部分删减。我觉得这篇文章对于这个时期的介绍很通俗易懂,而且很全面。)

这一章节我想讲述的是在先秦时期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文学经典,离不开那些伟大的先贤,整理和编写历史散文的孔子、左丘明、各国史官,讲述、撰写或记录诸子散文的诸子百家以及他们的学生,这些人有: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人。当然在伟大的先贤中,我们不能遗忘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他和他的弟子宋玉留下了浪漫主义鼻祖的《楚辞》。

这些先贤的思想和行动,对文字的组织表述,奠定了中华文学的根基。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还有更多的先贤在历史并没有留下姓名,但是他们一样为先秦文学和中华文学做出了伟大的不朽的贡献。我们纪念他们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尽力的学习先秦文学,将他们的光辉延续下去。

我们也终将成为历史,我们大概率不会留下什么姓名,但是曾经来过,为文化传承做出自己应尽的一点事情,就已然是活出精彩,已然足够不虚此生。

悠远的民族精神

我们说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广泛传播,千秋流传,必然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强烈印记和情感共鸣。

先秦文学也一样寄托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诉求,通过各种形式的文体或者以大众的口头流传,或者以伟大思想者的言论或著作留存下来。

这样就存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些人、一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在历史岁月中的洗礼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民族的、可传承的、深入中国人精神骨髓的民族精神。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文明,但唯一延续下来并在不断发展的,唯有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以不同文学形式记录下来,代代流传。

群体意识、献身精神、忧患意识、爱国精神、抗争意识、浪漫主义精神、法治精神……几乎在作为人处于所有社会生活活动中可能涉及的精神生活都有涵盖,都有涉及。

不得不说,回望先秦文学的渊源流长和博大精深,我们除了顶礼膜拜,也大可以为之自豪。

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为这份伟大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