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散文哲思

世界是细的 ——概念表达和想象力的重要性

2020-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煮盐呓语

在2020年,不少人都开始质疑,经济全球化(和他的影响)还在继续吗?全球的竞技场真得变平了吗?在这种时候,重读《世界是平的》能有所启发。


世界不是变平了,而是变细了,在变细后变得更平了。“变平”这种描述带有较强的主观意味,似乎起作用的更多是人为因素;而“变细”则更客观,更倾向于陈述事实。

是细颗粒度导致的平,如同沙子比大石头更容易平,更容易填充到每一个缝隙。是信息技术将这个世界做了更细颗粒度的刻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容易了。

但事实上,变细只是变平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在如今政治和资本的博弈环境中,人不仅仅是理性的经济动物,有时候还是感性的政治动物。产业链的位置会变,这让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变大了。因为我们的屁股决定我们的脑袋,就像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得到相对位置提升后,我们也开始有动机逆全球化。当我们的个体迈入中年,我们也开始思考怎么“守住”,怎么穿越地域和技术的变化,免受冲击。

换言之,开放与封闭不一定有道德层面上的优劣,更多是结合环境的选择。

从本书发行到今天的这10多年里,世界还是在继续变得更细,但让他变得更平的因素却产生了复杂和微妙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逆全球化的客观原因


所以到拐点了吗?现在的逆全球化是必然的,因为到头了?还是说我们会有新的促进全球化的因素,让我们重新推动?如果说全球化1.0到3.0的影响对象分别从国家到公司到个人,又抑或影响对象可以到比个人更细,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全球化?

而在新的趋势明朗之前,我们必须在以下三个维度都去思考:

一、去全球化下,外包、离岸生产和供应链的变化。我们该怎么应对?

二、当下,世界的很多地方,从变细的部分向依然的粗的地方流动。这些地方/领域在哪里?怎么去那儿?

三、未来,哪些地方还需要也可以变得更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