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湾旅游

彳· 亍|沉潜的现代台湾行系列(一):行走中的乡愁

2015-08-28  本文已影响87人  whywhom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在简书独家转载

2015-07-29  c2design

摄影:赵汉平

撰文:陈琛

编辑:姜素梅

彳· 亍——沉潜的现代台湾行系列

半年2014年末至2015年初,我随有方经历了一次在台湾的建筑行旅。时隔半年,满满的收获和记忆在归来后的日子里,成为了和朋友们交谈的话题,梳理成课堂上分享的案例,也散落成只言片语的随笔,权且借此让更多的朋友一起来分享这些点滴罢。

彳· 亍——(一)行走中的乡愁

为什么去台湾?因为想起台湾,就想起余光中的《乡愁》。因为听到《晓松奇谈》里说:“这里有大历史碾过的痕迹,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这里保存了我们的过去,也预示了我们的未来”。因为读到一篇文章《月薪三千的时候,你应该去一次台湾》,里面说:“欣赏台湾,就像欣赏一部励志大片,让人能量满格”。文章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能读到对职业的信仰,学会对原则的恪守,懂得对声誉的珍惜,领悟工作的意义。当你去过台湾,你的世界会走得更远”。

于是,满含期待的去充电了。希望遭遇历史的碎片,沐浴建筑的洗礼!

为什么是沉潜的现代?

有方说:“因为,台湾的际遇是如此的不同,才会有今日之沉潜。与主流现代建筑诉求明晰不同,台湾近十年来当代建筑的特点是‘沉潜’,具有传统传播媒介难以再现和诉说的与在地的咬合特征”。所谓的在地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土化,这成为一种精神,隐忍踏实而又蕴含力量。

沉潜沉潜,是一种低调、平静又蕴藏波澜的境界,令人肃然起敬!我是带着一种人文的关注来到台湾,秉承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在此之前,我对台湾的前尘往事一知半解,在不同时代的建筑中的一番游走,是一种对当代台湾的速读,也是一番深入历史掌故的寻踪。

城市印象

大巴大巴穿梭中的奇趣游戏,在农村和都市间游走的另类之城,被店招和霓虹灯拥挤着的——宜兰

富丽的庙堂,熙攘的夜市,半山插满了的房子,鹤立鸡群的101,就这样不和谐并和谐着的——台北

充满吸引的精致橱窗,内外壤别的灯火辉煌,混沌模糊的都市印象,或许时尚,在夜幕中遭遇的——台中

人文印象

温婉谦恭或许拘谨不豪爽,

但如沐春风;

亲和传统或许老套不时尚,

但文化依旧;

你不会有他乡之感,

你仿若和故人交谈;

无论旧友还是陌路,

温和的笑容,有礼的举止和耐心的言语,

让你不由得感慨这样一种

社会的常态,人的常态!

点滴故事..

台北的快捷酒店:两份台铁时刻表——一个旅途的问询,得到两份超出预期的满满回应。

老夫妻的功课:台北地图和温暖的捷运卡——向初识的旅人传递出热情、用心和贴心。

跨年夜的烟火:人潮拥挤在捷运站——志愿者的新年问候轻轻化解了焦虑疲惫,带来了有序祥和。

最后的晚餐:打烊后的用餐体验没有折扣,享受耐心愉悦的服务。

“大王”上山和“小王”的台中一夜——感受学者的专业态度、敬业精神和谦和风度,向两位可敬可爱的师长王增荣先生和王俊雄先生深鞠一躬!

在台湾街头,你会想起蔡琴娓娓道来的歌声,读你千遍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

台湾,

就是那孤悬在海外的一叶扁舟,

终于登上它,

载着我轻摇,

随波荡漾的温暖阳光,

耳畔呢喃着依稀歌谣,

心很安详,

放松的闭上眼,

这种熟稔,

一定入过我的梦乡。

版权声明:本篇图文创意归陈琛工作室所有,如需转载,请与陈琛工作室联系,以获得授权。

联系邮箱:c2design@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