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分得清什么是欲望什么是需求吗?
“欲”这个字,仅从字形表面上看,就散发了一种“欲求不满”的气质。
左下是一个口字,就像一个张着的嘴巴,上面落下多少就要吃掉多少。然而仅仅这样还不够,往右一看,是一个“欠”字。意思就是说已经张着大嘴吃啊吃,但还是觉得有所欠缺,还是没吃够。当然,以上都是我瞎说,只是从我个人角度和个人臆测对这个字进行了一个分析。
心理学的观点是欲望是由于心理失衡而导致的,因为心理失衡所以内心有一个洞,你要从其他的地方挖更大的洞来填这个洞,才能暂时觉得舒服一点,但是因为你在其他地方挖了更大的洞,所以你的欲望会越来越大。
简单来说欲望会越来越大,但是需求会越来越小。需求满足后带来的是宁静,欲望满足后是更大的欲望。
第一次听以上这个绕口令的时候,我其实是没有听明白的。还是分不清到底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望。虽然概念没有深刻理解,但是起码知道有这么个分类,于是生活在处处留意,观察自己,对自己心中冒出的一个又一个念头进行一个判定和评估,仿佛脑袋顶上有一个小法官拿着小锤儿告诉我哪个是需求哪个是欲望。
入职之后上过一次商务礼仪培训,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关于商务服装。老师告诉我,判定一个包是否是商务用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是是否能放下A4纸。这时候我脑补自己的包包们,大部分都是装个零钱钥匙的小包,只有一个死沉死沉的真皮大包。以前的自己在互联网企业,根本不讲究什么穿着,程序猿们都穿着拖鞋就上班了,曾经的我也是夏天穿着吊带儿上班的人儿。可现在不行了,买了很多很正经的衣服之外,我脑袋里冒出一个念头,我需要一个能放下A4纸和我的SURFACE,同时不能太重的,黑色的,百搭的公文包。
这时我脑袋里的小法官过来判定:“恩,这个是需求。”
我也认为我这个是需求,因为我的这个要求非常的具体且实际,同时满足之后不会引起我想购入其他物品的想法。就是能平时装电脑,上班可以配工装就可以了。
现在想想以前买包真的就是欲望“最近心情不好,买个包”“发工资了,是不是得买个包”“今年流行XX风,我得买个包”“我缺少一个绿色的包” “今年酒红是流行色”“无论如何,就是很喜欢包包,就要买”
现在看看我买的乱七八糟的包其实也没怎么背,经常背的都是百搭,轻便,很符合日常生活情境的包。
重点预警!!!又出了一个概念——日常生活情境。
人会有很多很多的情境,例如像是上班、上学、运动、郊游、出国旅行、酒会、婚礼等等。
但这些场景发生的频次是不同的。例如一周上5天班,在家宅一天,出门浪一天。一个月郊游一次,一年出国一次,一年参加几次婚礼,一年参加个两三次酒会。
我发现自己有一些物品买的时候挺贵,但是好几年也就用一次,例如为了参加活动买的小礼服。可是小礼服这种东西一般特别有特点,穿过一次好像下次参加活动就不好一次再穿,因为很怕被认出来是同一件衣服。
所以搞清楚情境发生的频次,特别有助于自己的理性购物。简单来说,用的次数多的,就买好一些的,百搭一些的,用的次数少的甚至可以考虑借或者是租。
说回包包。我有一些包包买的就是为一个特殊情境而非日常买的,所以平时很少会用,然后日常生活中就老觉得自己缺少包,但是又搞不太清楚缺少哪种包。于是看见包就想看,看到好看的就都想要,又因为预算有限,自己买了一堆不够好的包包,甚至还有千八百块钱的A货。其实想想一千块也不便宜,为了一时的欲望和虚荣买了A货包,过了那个新鲜劲儿就不喜欢了。随着年纪的增长,自己对自己这种行为也越来越不齿,于是前几天狠心扔了两个一千块的包,因为我真的不想背她们出去,因为背出去,心虚。
于是擦干净,用袋子装好,放在垃圾桶的旁边,希望她们能找到一个好人家。那仿包就像是宫里偶然上位的小丫鬟,被玩儿腻了之后说打进冷宫就打进冷宫,肯定比不了出身好的正宫娘娘,无论如何都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双十一要到了,仅以此文劝慰自己,买癌治愈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