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老是有人拿平平仄仄来说事,多提倡些新诗不好吗?
有朋友提问:为什么感觉现在老是有人拿平平仄仄来说事,多提倡些新诗不好吗?
这个问题带有一点抱怨性质的偏见。
想起以前打的一个比方,旧体诗就好像中餐,新诗呢,就等于西餐。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天天可乐汉堡,但是大人们就不行。还是得炒个菜,吃碗米饭,北方的来碗面条或者饺子,心里才踏实。
这是上千年的生活习惯。我们没必要争论对错,很多事情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当有大人批评西式快餐是垃圾食品时,小年轻们就会跳出来:为什么要拿老一套的方式方法来限定我们,多向世界接轨不好吗?
其实都是最终转变成能量和排泄物,没有什么不同。
写诗也一样。诗言志抒情,是古诗的定义。而现代诗没有了古诗的各种限制,剥离了传统那一套诗歌规则,最终也是落到感情表达这条路子上。只是因为其他方面的无限制,感情表达对于现代诗来说就特别重要,表现出来就是特别热血、特别冲动或者特别悲伤、特别哀怨。即使是静态的、深邃的感情,也必须要特别浓厚。
所以无论古诗、新诗,最终都是诗人感情的产出,或者说宣泄。
在超越了平仄格律的人眼中,就会看到这一点。
新诗、旧诗,古体诗、近体诗,词牌、散曲,散文、散文诗,这些都只是体裁的不同,功用和目的其实殊途同归。
而平平仄仄仅仅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关于近体诗的一些规则,是中国文化创作中极小的一部分,近体格律诗的入门规则。与古体诗、现代诗是一个共存的、没有冲突的存在。
平仄格律和新诗这两者之间没有对立关系。
其实新诗也可以讲格律,就是闻一多先生的“新格律派”,但是当代诗人早就把这些视作仇雠,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讲清楚了上面这些,我们现在再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为什么感觉现在老是有人拿平平仄仄来说事?
因为新诗太容易上手,对汉字文化系统有追求的人慢慢开始发现古诗的音律性要明显强于现代诗。有一大部分人到了一定的层次反过来开始对古诗感兴趣,投入了近体格律诗的学习和创作。吃多了西餐,到了一定的年纪,发现还是中餐才对口味,自然要回来学习拿筷子。
而平仄格律正是近体诗入门的筷子。不管吃炒菜还是火锅,只要是中餐,筷子是不能少的。你必须懂得平仄,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可能是近体诗。
所以老有人拿平仄说事,那是因为学的人越来越多了。
而现代诗是没有这种入门规则学习的。并不是现在的人不喜欢现代诗,只是属于盲人摸象、边写边自以为是诗的状态,关键是不管写出来是什么,只要自称是新诗,别人就不能反驳。
那还有谁拿新诗说事呢?反正怎么说你都不会听,因为没有对错。一个字都可以成诗,随便分几行也可以成诗,那又有谁有资格来拿新诗说事,说了又有谁听呢?
这正是毫无规则的自由带来的恶果——垃圾与珍珠泥沙俱下。
人都是讨厌规则的,所以新诗才会这么受欢迎。但是对部分缺乏浓烈感情的人来说,创作的现代诗不过是白话分行,寡然无味。又因为毫无规则,初学者基本上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就好像一拳打在棉花里,反而失了主张。而讨论古诗的时候,虽然规则多,但是一拳打在钢板上还是肚皮上,至少自己有了反馈,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才能变得更好。
多提倡些新诗不好吗?
提倡啊。从来没有断绝过地提倡,不过都是希望大家踊跃投稿之类的。从哪个方面具体地去提倡呢?学音律?诗意的镣铐!不学!那还有什么好提倡的呢?
剩下的就是诗人个人感情的表达,以及中小学生都学过的各种修辞方式的加强,以及你在任何人那里都学不到的独有的思维结构(灵感)。这些东西要么过于浅显,止步于通识教育,要么过于自我,无法言传身教。
不是简单得要死,就是讲不清楚,那请问要怎么提倡呢?
其实真正现代诗的高峰就是在它刚刚出现的民国时期,究其原因不外乎意识西化的开拓性和旧文字的音律性。那一辈文人都是接受了传统教育,具有对平仄、音律的概念之后,才在寻求突破的路上,有意识叛逆却无意识遵守音律地创立了现代诗这种形式。
而这种立足传统,面向未来的看法和探索开拓精神,早已在文化断代和光怪陆离的当代诗坛遗失殆尽。
沧海横流,方显诗人本色
现在诗坛的这种状态,其实和诗人、写古诗还是新诗、写家国情怀还是小资情调都没什么关系。
复古也好(平仄说事),倡新也好(提倡新诗),在如今的环境下,很难走出什么不同的路子来。
作为当代诗人,真想要重拾盛唐飞歌状态或者民国时期新诗辉煌,唯有等待。
等待的时候不妨学习一下平仄格律,反正也不难。真正知道古人是如何写诗,音律之间如何和谐,对写新诗的加成绝对是1+1>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