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贯通想法论语大讲堂

后继有人——论语贯通119

2019-05-26  本文已影响6人  璞文1

下面一连几章都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语言。《泰伯》篇是对孔子的历史文化的传承贡献作评价,因泰伯让王而有800年周朝的鼎盛,孔子的文化也有他的传承,所以接着提到曾子。从8•3--8•7 都是曾子的话,可见编者的用心。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3曾子临终前,手脚不能动了,让学生帮助摆正,说自己一辈子,在为学上的小心谨慎的修养心态。选曾子临终的话,表明孔门道德的传承。

8•4也是曾子将逝的语言,说明以修养为重心,政治管理的事情,则有其它人做。也暗合孔子的教育以修养与教化为主的主旨。

8•5点出德行第一的颜回,孔门学问重心在德;

8•6 讲义与勇;

8•7 指出孔门修养重心,在仁的修养,在慎终追远。

以上通过曾子的一些话,说明曾子的思想很好地把孔子的道统传承了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