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咨询读书

我想我可能是假的想换个工作——《刘珂看拐角》第六个故事

2017-05-25  本文已影响47人  职业生涯咨询师刘珂

你为离开现在的职业找过理由吗?似乎这是很正常的事:既然想离开,肯定是有理由的。那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开始去投递简历的行动呢?当然你也有很多的理由,也许是真的,比如时机不合适等等,也许也不一定是真的,比如……看看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生涯咨询中,我最擅长的是职业定位类咨询,也就是帮助来访者审视、确定及最终落实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所以来找到我的来访者很多都是带着类似这样的问题来的:我想知道什么工作更适合我。有的是因为对目前的工作不感兴趣,有的是希望能更大的发挥自己的价值,有的是觉得没有成就感,不甘平庸。这些都足以构成转行的理由。然而转行通常成本很高,转到一个自己之前无经验的领域也非常困难,尤其是对工作时间越长的人越是如此,所以每次和来访者探讨是否要转换新的方向时我都特别慎重,因为以往的经历告诉我:有不少来访者想转行的理由不一定是真的,咨询师一定不要被表象蒙蔽,要看到那个深层的动机。

今天故事里来访者的经历常见又不常见。常见的是她的经历:工作几年,并无建树;横向比较,不如别人;看看未来,并没有让自己兴奋的可能。于是开始琢磨是否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不常见的是她的尝试:在进行咨询之前,她已经进行了一些职业规划的自我探索,包括职业价值观和成就事件分析。作为非咨询师的人来讲,能做到这些已经是比较专业的了。然而赵昂老师敏锐地指出:每个人都有解决自己生涯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够看到纠结的话,没有解决,就说明还未看到纠结。如果来访者做的这些分析都是真实的原因,那么她心中的困惑也会豁然开朗,而无需再找咨询师的帮助,如果做了这么多分析,仍然不确定,说明你可能做了一个“假分析”,或者你分析的方向错了。

我也遇到过一些客户来咨询之前就做过很多的自我分析,比较常见的是霍兰德兴趣测评(SDS)、MBTI性格测评以及盖洛普天赋优势测评等等,这些测评题在互联网上特别容易找到,而且也会对应出一份普适性很强的报告。特别想说明的是,光进行测评和拿到一份报告,并不足以解决问题。一般拿到一份报告就感觉问题已经解决的,往往并非是报告力量大,而是你本已有想法,报告只是强化了你的意识,增进了你的行动而已。就像你去医院做血常规检验,医院也会给到你一份化验结果,然而未经过专业医生的解读,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白那些+号-号真正的意义,也不知道正确的用药方式。测评也如此,一份专业测评报告的解读严格意义上要进过8道程序,更重要的是,测评并不是结果,测评只是帮助我们通往内心的桥梁,通过它,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一起探讨出真实的想法,帮助来访者听到内心真正的声音。

这篇故事里的来访者显然段位更高,她已经不是做基础性测评,而是上升到价值观和成就事件分析了,这说明她多少学习过职业规划。然而这些结果也仍然没有解决她的问题,影响她的并非是她认为的。一个有经验的咨询师不会停留在表面的挖掘,而是会从表象看到本质,帮助来访者挖掘到最核心的问题,这是咨询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果然,原来故事中的来访者工作中的平淡无奇,业余中的精彩纷呈,并非是工作本身带来的结果,而是来访者自己选择的结果:因为曾经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所以丧失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从此以后就不再主动要求有挑战的任务。这样类似的案例经历,在咨询中很常见。

核心的原因终于探索出来。寻求转行,只是把这种手段当做自己职业发展不适的一块遮羞布,遮住了自己最薄弱的部分,担心被别人看到,并且在手忙脚乱中一幅很上进的样子。转行这块遮羞布,遮住的其实是自卑。这样的转行,是一种逃避,即便最终转了,也是没有办法获得成就感的,因为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

逃避的好处是让我们可以一时回避开那些令人不舒服的事情,获得一种假象的平静。然而只有你自己知道,逃到哪里都逃不开事实的真相,也逃不过自己的内心,它始终会在最关键的时刻出来阻碍你,刺激你,它和你同在,你又能逃到哪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面对。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时候,恐惧往往在想象中会被放得更大,选择直面,那个恐惧也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了。

既然探索出了真正的恐惧,也看到了追求成就感是来访者的目标,接下来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想获得成就感,就需要从工作中做出成绩,背后对应的是提升能力,通过能力分析,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将注意力投入到真正想做的事情上,重新审视自己的本职工作,将职业转化为资源,同时依旧对外寻找可能性。如果一份职业可以满足成就感,如果满足成就感的职业提供给自己机会,那就说明自己开始成功了。

主动转化,就是一种面对,被动躲避,久而久之,躲到自己无路可藏,那个时候恐惧和焦虑一起袭来,会让我们陷入真正的困境。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要通过做事情,获得成就感,自信才会回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