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苏词革新一提高词品(二)

2023-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尊道贵德Layla

而我们现在常常借用以诗为词这个话,来评价苏词的革新意义,就好像域外音乐和西域胡乐,促成了宴乐这样一个新的音乐时代一样。苏轼的以诗为词,也是将词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所谓以诗为词对于苏轼来讲,并不意味着将这两种文体混而为一,泯灭这两者的艺术差别和界限,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意义不大了。

清代刘熙载《艺概》卷四中说:

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为什么?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也就是说苏轼的词像杜甫的诗歌一样容纳万有,没有什么意思,没有什么情感是不能说的。这实际上是强调杜诗和苏词同样具备的一个特点,就是广阔性,开阔性。凡是可以入诗的也可以入词,可以在诗歌中表达的,也可以在词里面表达。

苏轼以诗为词的涵义,这个是主要的涵义。但是苏词与苏诗,不仅体调有异,它的情志,它的风味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苏轼一方面革新词体,一方面又注意维护与保持词的特点。他的词也注意发挥词体的音律谐美,句式参差,用韵错落这样一些独有的特征,这个是和诗歌很不一样的。或者纵横驰聚,穷极变化,或者卷舒自如,深婉不迫。

所以苏词的境界,在某些方面他所创造出的词的境界,是他的诗歌所没能达到的一种独特的境界。所以苏轼既是以诗入词,正其本源,又是以词还词,完其本色,这才是我们对于苏轼以诗为词的一个基本的看法。

吴熊和先生《唐宋词通论》指出,苏词在词品、词境、词风、词律四个方面,都推进了宋词的转型,具备了划时代的意义。以下就这四个方面略微做一些说明。

第一个方面 是提高词品

清代人周济讲,诗有品,词亦有品。什么是品?词品就是词的格调和品位。这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词的功能指向,一个是词的作者本人的品位。写这首词是干什么用的?这个决定了他的品位。这首词是给谁看的?是在青楼楚馆之中演唱的,还是在宫廷中演唱的?是给普通的市井民众听的?还是给高雅的文人士大夫之间传唱的,给他们听的?这个是受到了他的功能指向的影响,会决定词品的这个感觉,会决定词的品味。

另外一方面就是词的作者自身的品味,这是任何一种文学创作之中必然要表达出来的,或隐或显的表达出来的。尽管我们不能说这两者有机械的对应关系,但是总体而言,作者的品位是受到作家人品以及人的趣味的影响,而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到在人们对于词的看法。从《花间集》也就是从晚唐五代以来,《花间集》一直到北宋的柳永这个时代,到苏轼介入到词的创作的这个时代。词的基本特色,当时人就讲的4个字来概括,就是词为艳科,基本上不脱出这个范围。

这些花花柳柳,花花草草这些词,冶荡之音。和正统的言志,载道的诗文相比,自然它的品位是不高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