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人行里的乐人话

2018-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郭澄

乐人,做为江湖上的一个特殊行业,像“曲艺”“卖药”“杂技魔术”等行业一样,为了方便交流,有自己一套传用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乐人这个行业,也在发生着很大变化,现代人们欣赏理念的不断变化,也使他们的表演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叫卖艺卖命,逐渐变成了艺术享受。什么顶碗、登顶、吃烟喷火,以耍为主的传统表演正在消失,其中所饱含的传统文化也在消失,专用语言就是其中之一。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方式,旧社会,由于生活所迫,各种以卖艺为生的行业,为了生存和交流方便,在实际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为各自行业服务的特定语言。这些语言,对于局外人来说,就像看一些医生写的天书处方一样,一个字也看(听)不懂,这可能也是一种专用文字,非行内人,是看懂的。

随着老一辈乐人的老去,传统东西也随之消失。为了传承传统文化,根据自己曾经的记忆,整理了一些乐人语言,以心飨读者。只算是撬开了乐人语言的冰山一角,并希望它做为一种传统文化,得以保存。由于这些语言是口口相传而来的,是那个字或那个音调,因各地方言不同,当然也就不很规范。我只能按记忆,把音写出来,有些凭个人想象,根据他所表达的意思,估计他的字。

      例如:早上,他们就说“清前”,就是天大亮之前;晚上,他们称“灰前”,就是天色暗下之前。对村里的老百姓称“劳户”,就是劳动的家户;把“走事”也是到老百姓家干活,叫“熬户”,就是到你家后坐到那里干活(热闹),到事情结束,把钱领了才走;家里老人去世了,后辈们都要穿白衣素服以示哀悼,老百姓都说是过“白事”,而乐人们就称它“雪茬户”;一他们称车为“云云”,应该就是腾云驾雾地意思;戴帽子是“稳顶莎子”,也就是在你一个人身体的最高处,放个布料做的东西;因为衣服是用一片一片的布做成的,他们就称衣服为“叶片子”;吃饭是“揽作”,就是把东西揽在一起,大家一起作;蔬菜要经过厨师用刀把它切细、切小或切长、切方,他们为“苗细子”;肉是“腥里”;晚上盖的被子叫“盲帐”,就是盖住或捂住的意思。

    对一些没有修养,在事上捣乱或为难乐人的人,他们称“大僵不善”。而走路也称“竞”,不知道和竞走有没有关系。上厕所叫“竟膻阙子”,这个“阙”字,是我在写此文时从词典上查到的,感觉写这个字比较合适。在现代汉语词典上,“阙”字的解释是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借指帝王的住所:宫阙、伏阙。看来先辈们也是有文化的人,他们把“阙”称为房间或村庄是有一定意义的。走还有一种说法是“摆啦”,这个“拜啦”是走了的意思。例如大家都还在事上,突然发现某人不在了,便问:xxx干啥去了?掌柜的就答:摆啦!也有说:竞啦!

乐队上的人,称“窑枕”,可能就是常年在外睡的人,岁数大的叫“苍窑枕”,岁数人的是“夹窑枕”。对村里老百姓,他们根据年龄、男女、在事上身份等不同,有专门称呼,统称是“劳户”。老头子是“苍劳户”,“苍”可能是苍老、苍生、有白头发的意思。老太婆是“苍搂蛋”,此中含意读者自想;年轻小伙子叫“夹郎”,按方言“夹”就是小的意思。结过婚的媳妇是“夹搂蛋”,也就是小媳妇;未结婚的姑娘的叫“花花”;再小一点的就是“夹花花”;事上总理事或事主是“钱架”,也就是身上装着钱或管钱的。

钱统称为“链账”,算账或结手续叫“掸链”。为什么用这个掸,而不用担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担一共三个声,是担水、担子,还有一个三声担,和掸同音。而掸的解释是:用掸子或别的东西轻轻地抽或拂,去掉灰尘等。也就是有取掉或解决完一宗事的意思。感到这个掸比较接近算账的意思,所以,就用它了。还有称总管或乐队联系人为“揽头”,这个意思就是揽事的头,也可理解为掏钱的人。如果商量怎么表演,价格多少,是“各诉”。就是各人诉说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他们对钱数1、2、3、4、5、6、7、8、9、0有自己的叫法。二十年前,我曾看过一本描写“三六九教”行业习俗的书,名为《黑白人生》。从这本书上了解到,这数字在全国各地“三六九教”行里是通用的,即:流里、月里、王里、泽里、把光、伸里、星里、张里、弯里。在个、十、百、千、万上,又要添加其他词,由于这是个敏感词,还常用着,就先保密了。

    其实,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乐人语言也只略知一二,说得比较多的,就是一些不健康或粗言俗语。按照行规,这些话是不得外传的。可是,有些人在班子里干了几年改行了,就把这些话当作新奇,教会了行外人。咱们县有一个村子,五十多岁的人,有很多人都会说乐人话。我和他们接触过,有些人说得很溜,使咱都感到自愧不如。

做为一种特殊语言,随着老艺人退出江湖,干“乐人”这个行业的也越来越少,象以前乃样拜师学艺的基本绝迹。乐人的话,也随之消失。搜集和保护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这篇小文里的话,只是九牛一毛,根本表现不出它的深奥和丰富。当然了,这种特殊的行话,并不是要让人人会说、人人都懂。写这篇文章,只想表达现在要拯救它,保留它的一个心愿。

如“早上”,他们称“清前”。“晚上”称“灰前”。称老百姓“劳户”。给白事(埋人)服务称“雪茬户”。车称“云云”。帽子称“顶莎子”。衣服称“页片子”。酒称“八子”。上厕所称“径闪缺子”。小便称“率吊子”。大便称“撇闪”。被子称“梦帐”。很不好的事或人“大僵不善”。长的好看“盘儿善”。肉叫“香儿”。香烟叫“熏”。狗叫“皮娃子”。家叫“阕子”。事情大了,说“海”,小了说“夹”。事情没定成“飘啦”。男人是“善情”,女人叫“搂蛋”。好是“善”,坏是“僵”。姑娘叫“花花”,男孩叫“夹郎”。老汉是“苍老户”,老婆为“苍搂蛋”。睡觉是“暗煞”,干活叫“熬户”。唱戏是“梗万”。吃饭是“揽做”,菜称“苗细子”。走是“径了”,回家称“摆了”。钱是“链账”,要钱称“担链”。西洋乐器是“洋囔”,民族乐器称“夹囔”等等。资深“乐人”,也就是“苍窑枕”,如果在一起“呱句”(说话)。“劳户”(老百姓)们,一句都不会“醒识”(听懂)。特别是事完了和“钱家”(事主或总管)“揽头”(中间说话人)“各诉”(说)“链账”时,为了听取“行户”人(班子上人)的意见,非得用这些语言不行。否则,面面相对,都不好意思。这些语言,在咱们晋南地区乐人行,应该是通用的,但出了这个地区就不太清楚了。像在集市上自带舞台的歌舞团自称,叫“走高台”。他们叫马戏团或在平地上表演节目的为“走平台”。二十多年前,我曾看过一本描写“三教九流”人生活的书,叫《黑白人生》。上面有一个说法是各行业都通用的,那就是数字:1、2、3、4、5、6、7、8、9、流里,月里,王里,泽里,把光,伸里,香里,张里,弯里。不知道别的地区和行业,在数字多少上怎么称呼,在咱们这里比如说有15元,就是:流里把光。如果是:150元,就是:流里把光扎倍。如果是:1500元,就是:流里把光扎倍扎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