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父母焦虑点
焦虑的父母可以扪心自问这样一个重点问题:“我最害怕的到底是什么?”设想出最糟糕的情况,并将它摆上台面,这实际上可以让他们对此变得更淡定。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问问:“我能怎么办呢?”随后父母便能意识到,自己仍然会爱和支持他们的孩子,进而让自己放下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以下回顾一些我们最常听到的担惊受怕的内容,并以此来加深理解:
“我担心孩子会陷在困境中出不来。”
也许你担心着,孩子现在犯下的错误,不知为什么就会产生深远影响,让他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让他缺乏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必要技能,让他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友谊,让他永远结不了婚,不一而足。首先,想想你自己在初中或高中时所遇到的挑战。那些挑战今天还在吗?是否依然困扰着你?你当年都有机会战胜挑战得到成长,那你的孩子在今天也同样如此。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出的问题吗?这究竟是谁的生活?如果你担心的事中有任何一件发生了,那你还会继续爱着你的孩子,并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他吗?你当然会了。你的责任就是爱和支持你的孩子。但保护他免受痛苦并不是你的责任,实际上你也做不到。
“我担心如果我不坚持某些原则并最终表示不赞同,我的孩子就会以为我在支持他的不良行为。”
许多焦虑的父母往往对他们的孩子严格,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只有保持严厉才能让孩子表现更好,一旦“放松”就很危险。这可能会导致父母不断提出反对意见。但是,正如我们分析过的,不断地在同样的问题(比如就餐礼仪、洗漱、刷牙、做功课)上苛求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如果我们反复尝试改变他们,而他们坚持抵制,那孩子就非常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孩子不让家长影响他们,而他们的控制感恰恰来自于此。当我们的配偶、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不断催着我们改变某些行为时,催得越凶,我们就越不想改。

“我害怕如果我一旦放松下来,我的孩子就会受伤甚至被杀。”
如果你最害怕的是孩子在上学途中被绑架、遭遇袭击或成为车祸的受害者,那我们可以试试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请记住,当下是人们活得最安全的时代,还要知道这些恐惧来自一些对这个世界的偏见。犯罪率和因车祸死亡者的人数都处于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我们只是在主观上觉得更加危险了。我们正在努力让所有东西都安全无害,但这并非明智之举。
让我们来看看游乐场中发生的设备竞赛,一如汉娜·罗辛(Hanna Rosin)为《大西洋月刊》撰文所讨论的,人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来消除游乐场中的所有风险,因此大多数游乐设备在结构上就没给探索性与创造性预留太多空间。尽管如此,罗辛还是写道:“我们对安全如此密切关注,实际上并未对儿童发生的事故数量产生巨大影响。”
其次,如果你想尽可能保障自己孩子的安全,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他们经验,并教他们拥有更强的判断力。让他们在6岁的时候就去爬爬树,也经历一下从树上摔下来,这能教会他们一些应对风险和利用身体的重要技能。即使他们伤了胳膊还打了石膏,他们也能从一次逃出生天的经历中受益良多,变得更强。
根据罗辛的文章,从高处跌落而伤到自己的孩子,往往不太可能在18岁时有恐高的问题。比起照本宣科,经验往往才是更好的老师。吃一堑,长一智。你的孩子要学着管理并承担那些不太大的风险。毕竟,生活不可能完全排除风险——我们一直在爱情、工作和理财中承担着种种风险。学习如何识别和管理风险,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要提醒你的孩子,你没法总是盯着他们,你也没法总是保证他们的安全,所以他们得为自己承担一些责任。倘若他们认为你一直都在,那他们就会越来越粗心:“送他一双拖鞋,好过替他铺遍地毯。”或者一如电影《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里的台词:“我们不想要你让我们安全……我们更需要你让我们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