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理论框架套路读书

你需要的不是套路,而是套路背后的隐形逻辑(一)

2017-12-05  本文已影响231人  夜游君

不久前,一部名为《蜘蛛侠:返校季》的超级英雄片在电影院上映,上映不久后,就获得无数观众的好评与不错的票房成绩。

看过电影的人,估计都会深有同感,里边的剧情其实与大多数的好莱坞英雄电影的套路如出一辙,说的都是一位普通人,在经历一系列的小磨难后逐渐成长,然后会面临一场终极考验,最终战胜这场考验完成从小人物到大英雄的转变。套路虽然无限地相似,但仍然有无数的观众愿意接受这个套路。

蜘蛛侠

网络上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可见,许多人对“套路”这个词语是有多么地重视。

除了电影外,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套路也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自己潜在的套路。“套路”这个词语也不可避免地与一些坏的事物拉上关系,有些人套路见多了,便有了一句“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的话,事实上,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套路”,任何人说话做事都是直来直去、简单粗暴的话,那么可想而知,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恐怖。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套路”?简单来说,其实“套路”指的就是高效做一件事情的模板。比如我们现在在微信以及其他自媒体上面看到,一些传播阅读量非常大的文章,很多都是采用固定的“故事+感慨”的模板写成,这种固定的写法其实就是一种套路。

套路最初都是有心人写成的,试想想,只有肯用心的人,才会认认真真地去研究一种套路。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厌恶套路呢?原因是很多人都在重复并且依赖着同一种套路,他们学到的不是方法论而是具体的方法,一旦他们发现某一种方法有效的时候,他们就趋之若鹜地去模仿,而不是去思考套路背后的逻辑所在。

所以,学会一种思考的方法,有助于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套路以及解决套路不足的问题。《隐形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这本书中,作者卡尔·诺顿为我们介绍了各种套路背后的逻辑所在,以及日常生活工作常常遇见的各种思维陷阱,并且告诉我们,在遇到这样的思维陷阱的时候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思维模式,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关于作者

《隐形逻辑:教你快速切换思考方式》的作者卡尔·诺顿是一名德国人,他的经历十分精彩丰富,首先他既是一名舞台演员,有过10余年的演出经历,同时也是一名语言学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讲师,2003年至2013年这10年间曾在德国著名的科隆大学担任专业讲师,主攻的专业方向是人际信息转换和神经学习、教学和思考训练。

当然,除了在理论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外,他在商业实践中也是一位佼佼者。2014年,他与朋友一起创立一间名为BrainCheck的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从事脑部健康管理,公司创立不久,就得到了大量风投公司的关注,目前公司的客户群就包括一些知名企业,如奥迪、宝马、可口可乐德国、戴姆勒、德意志银行、德国电信、一汽集团、诺华制药、欧宝集团、宝洁、西门子、瑞士邮政等。

全书共分成导论部分和21个章节,每一个章节讲述的就是一个日常的思维陷阱以及的建议。

切换思考模本的原理

估计在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有下面一类体验。

我们有时候正在做一项任务,发现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于是脑海中总是惦记着接下来还没有完成的任务,这种由于时间紧迫而产生的焦虑感甚至会影响到我们大脑的思考,思考速度因而变慢了,低效率反而又进一步催生出更深的焦虑感,周而复始地,最终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其实确切点来说,我们的大脑更应该像是一个处理器而非储存器,大脑是用来思考问题的,而不是用来记忆问题的。

在《隐形逻辑》一书中也说到,大脑的思考需要巨大的缓存空间,如果容量不够的话可能导致思维活动被堵塞。在20多年前,加利福利亚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当人们在解决一个新的未知任务时,大脑中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的血液量将会增加,很多心理学家把这个神秘的区域叫做:工作记忆区。

随着脑部研究的逐渐深入,科学家发现这个所谓的工作记忆区其实就位于大脑前额叶的一小块地方,被称为PFC,也就是前额叶皮质。

前额叶皮质

研究发现,这个部位承担的任务越多,我们在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就越强。举个例子来说吧,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有一位同事向你咨询问题,当他把问题做了基本的介绍后,这时,你大脑中的工作记忆区就会及时启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回应,最后给出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你的谈话对象又给出了其它的信息,你的工作记忆区就会自动地将原来的信息与新增的信息进行关联,并重新作出回应,这个就是工作记忆区的反应原理。

有实验证明,决策能力强的企业家往往也拥有更加活跃的PFC。好的,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一个人的工作记忆的活跃程度是不是天生就决定了,没有办法通过后天来提高呢?

答案当然——不是!

和身体上肌肉一样,思维也可以通过刻意训练来提高。通过特殊的思维训练后,大脑中会分泌出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说得上是“大脑的兴奋剂”,它能够有效地影响到额叶前部的神经元,进而拓展工作记忆的容量。所以,思维的训练越是频繁和越有规律,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厉害。

那么如何避开思维陷阱呢?

为什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是第一个思维陷阱:为什么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书中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2008年,著名的美国银行雷曼兄弟委托一家机构对银行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咨询公司经过调查,得出一个结论:由于有一部分人不能按时还款,过高的坏账率将会使几家银行陆续破产。

雷曼兄弟的高层一听,纷纷点头称是。过了一会,咨询师又说:“如果雷曼兄弟继续持续发放贷款,未来也会亏损。”

说到这里,雷曼兄弟的高层顿时傻眼了,要知道,2008年初,雷曼兄弟如日中天,是美国银行的巨头人物,你说别人亏损,我可以接受,但说我们就要亏损了,那我们实在对这个预测接受不了。

最后,雷曼兄弟高层拒不接受咨询公司的建议,并与这家公司解除了合约。事后我们知道,咨询师的预测是正确的,过了不久,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人类总倾向与不断地验证自己的偏见。一旦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了一种观点,就会用所有的信息来支撑这个观点,并且会销毁所有质疑这个观点的信息,这样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只记住了符合自己观点的部分内容,却忽视了那些支持相反观点的论证,甚至会怀疑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内容。

其实啊,为什么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呢?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懒惰”,当然,“懒惰”这个词语是打双引号的,确切点来说,是因为这样大脑思考的量可以减少,可以更加节省大脑的能量,更轻松省劲。

那么怎样躲开这个思维陷阱呢?

作者在书中给了3个建议,一是要足够的时间。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人类容易变得迟钝,于是作者建议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有时只要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可以大大缓解大脑的紧张。

二是将信息结构化。卡尔·诺顿认为,想要把信息分析得更加透彻,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将信息结构化。

结构化的过程包括六个步骤:第一是迅速的浏览一遍信息;第二是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回答问题;第三是只读能回答问题的那段文字,记住不需要读整本书或者全部资料;第四是对上面所读到的信息进行思考、汇总;第五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出脑海的信息;第六是重新检查一遍复述时不确定的部分。

三是对自我意识保持批判的眼光。要有自信来质疑、批判自己的观点,当形成了这种态度时,我们在做决策时就能更好的规避这种思维陷阱。

为什么薪水涨了,却依然选择跳槽

著名畅销书作家李笑来曾经说过,要学会调整关注的焦点,我们就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这样转换视角所带来的收益通常都是我们自身的。李笑来也谈到他自己平常有一个习惯,没事的时候会经常想想,“这件事情还可以怎么想”

接下来我为大家解读的第二个思维陷阱与李笑来的建议有着想通之处。先来介绍一个词语,叫做“框架效应”,这个词语中的“框架”指的就是放置照片的框架。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说的是照片本身只是一种图像信息的载体,是中性的物体,当人们看到这幅照片时,对人类情感起较大影响的反而是用来装裱的框架,这就是所谓的“框架效应”。

作者在书中做了一个情景介绍:

如果你的年薪涨了1000欧元,你是否还选择跳槽?

分别有两种情况,情况1:你本来没有指望加薪。

情况2:你本来已经期望年薪涨10000欧元。

显然,尽管在这两种情况下你的年薪都是涨了1000欧元,但在情况1中,你没有任何涨幅期待,于是年薪涨了,你自然会感觉非常惊喜。而在情况2,你对年薪的涨幅设置了一个框架,现实的涨幅只有预想中的1/10,你自然会非常失落,继而选择跳槽。

理解了“框架效应”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陈述所带来的感觉是怎样子的?

比如我们看到很多培训机构上面打的广告是:学习成功率达66%。我们试着换另外一种说法,学习的无效率是34%。两种不同的说法带来的感受截然不同,第一种说法让人感受到的接受度明显较高。信息是相同的,但陈述本身就是一种框架,在不同的陈述方式下,接收者的认知评估框架却迅速从“积极”转换为“消极”。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薪水、伴侣及其他事物的满意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表达方式如何。一旦我们能够摆脱框架效应,我们就能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和了解别人。

作者还建议,如果我们面临两个或更多选项,那么可以把这些选项都放在一起,然后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正面或负面的框架分别表述一次,找出区别,这样就能更清楚了解框架效应对我们的决策有多大影响。

你需要的不是套路,而是套路背后的隐性逻辑(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