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交织的两对男人,都是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坚毅》花絮
在安杰拉·达克沃思的《坚毅》一书中,她提到了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总裁杰米·戴蒙,赞扬他创造了代表坚毅的企业文化。
我很感兴趣,在网上搜索一下这位杰米·戴蒙的履历资料,发现他的职业成长和花旗银行的桑迪•威尔纠结在一起,两人也有很深的纠葛。两家世界级的银行机构,两个世界级的名人,两个男人之间的恩怨交织,你想听吗?
这也让我想起了国内的两位企业家,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国内企业家中的“教父”级人马;另外一位算是“新秀”,融创的孙宏斌,他们之前的故事,爱恨交织又是怎样呢?你想听吗?
容我为你细细道来.....
能用空气赚钱的人 - 桑迪•威尔的失落和辉煌
桑迪•威尔1960年出生于犹太人移民家庭。27岁时,他用从母亲那里借来的3万美元,和自己的伙伴开始了在华尔街的创业历程。凭借不可思议的直觉,他们从一家小券商开始创业,不断以小搏大。37岁时,桑迪开始了他的兼并游戏。他的第一个“战利品”是一家比自己公司大几倍的券商Hayden Stone。此后的10年间,他进行了14次兼并,公司也更名为希尔森Shearson,成为仅次于美林公司的全美第二大券商。
1981年,桑迪•威尔把希尔森出售给美国运通,自己成为美国运通的总裁。不过,美国运通CEO吉姆•鲁宾逊分而治之的管理和另一名高管郭士纳(即后来IBM CEO)的权力之争,使他这个总裁形同虚设。
1985年6月,53岁的威尔带着5000万美元,和28岁的门徒杰米•戴蒙,从美国运通离职。
1986年,买下巴尔的摩的商业信贷公司成了他事业的第二个起点,此后经过一连串的购并,形成旅行者集团。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里程碑性质的事件。”
1993年1月,运通宣布亏损1亿多美元,剥夺了鲁宾逊的CEO职位。桑迪在自传《The Real Deal》中坦白:“我通常并不会以别人的痛苦为乐,但我承认我感到了复仇的快感。”
1998年4月,花旗和旅行者集团的价值700亿美元惊天合并,开创了华尔街混业经营的先河,诞生了庞大的新花旗帝国由桑迪•威尔与花旗原CEO约翰•里德共同执掌。
“如果事做成了,钱自然就会来了。从1986年前我买下商业信贷公司以来,到最终变形成2003年的花旗集团,我们的股票回报率达到2600%,比杰克•韦尔奇、巴菲特以及格林伯格挣得都多。”无怪乎杰克•韦尔奇都要评价桑迪•威尔是“那种能用空气赚钱的人”了。
2003年,当威尔准备提名继任者时,多名花旗银行的董事仍然提议由已经离开花旗多年的戴蒙,但威尔不为所动,选择了普林斯。不过在普林斯时代,花旗银行大量投资衍生产品,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花旗银行一度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真挚的爱 - 杰米·戴蒙和桑迪•韦尔的师徒恩怨
杰米•戴蒙在1982年获得哈佛大学MBA后,给时任美国运通总裁的桑迪·威尔当助手。
在桑迪•威尔最具危难和最具成果的时刻,旁边一直站立的一位人物就是杰米•戴蒙,杰米•戴蒙一直是桑迪•威尔的最佳搭档,最佳下属。只要提起桑迪·威尔或者杰米•戴蒙,另一位必然被一并提起。
1985年6月,他跟随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桑迪·威尔一起从美国运通被“放逐”,1986年,他们一起前往马里兰州接管了巴尔的摩商业信贷企业,1988年并购Primerica企业,1989年并购巴克莱金融企业。1991年,桑迪把Primerica总裁头衔授予戴蒙,35岁的他成为财富500强中最年轻的总裁之一。此后经过一连串的购并,形成旅行者集团。
在重建帝国的历程中,戴蒙得到了桑迪的真传,头脑敏锐,手腕果断,友好而精明。有一次桑迪告诉《商业周刊》:“我有一个儿子,他有一个父亲,我们不是相互利用,我们之间是真挚的爱。”
1998年4月,在花旗和旅行者集团合并不久后,这对“父子型”黄金搭档失和。据说有三个原因:桑迪·威尔不乐于看到戴蒙过早挑战其权威;合并后整合相当困难,势必牺牲某些角色来杀一儆百;不巧的是,戴蒙未适时提升威尔之女杰西卡•威尔,令对方愤然离开,成为桑迪·威尔清除戴蒙的导火索。
1998年11月1日,星期天,当了桑迪·威尔16年助手的戴蒙被慈父恩师解雇了。
临走前,桑迪说,“你表现得很有风度和涵养,我仍然尊重你、喜欢你。”桑迪要拥抱他,戴蒙向后退了几步,“请不要拥抱我!” 戴蒙辞职的消息宣布后,花旗股价下跌近5个点,两周内,市值蒸发110亿美元。
最让人敬畏的银行家 - 杰米·戴蒙回归辉煌
1999年,戴蒙重出江湖,任美国第一银行BankOne CEO,这家中西部最大、全美信用卡发行第三的银行处境艰难,亏损5.1亿美元。但戴蒙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创造了奇迹:
戴蒙的名言:“我们不只砍树,我们用电锯”就出自这段时期,当时美一银行共有12000名员工被解雇,戴蒙还取消了前任总裁在1998年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IBM公司签署的价值20亿美元的外部采办业务。
戴蒙两年多就使美国第一银行扭亏为盈,2002年盈利33亿美元,2003年则达35亿美元。
2004年7月1日,摩根大通与美一银行正式合并,戴蒙荣任摩根大通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此次合并交易打造了一家价值达1.1万亿美元,规模仅次于花旗集团。
2006年起,杰米·戴蒙正式接替威廉·哈里森成为摩根大通新CEO。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下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贝尔斯登和美林先后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变成商业银行,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接连宣布巨额亏损,而戴蒙领导的摩根大通成为全美唯一一家没有受波及的银行,从此摩根大通在业务规模上也超过花旗银行。
杰米·戴蒙目前仍担任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职务。刚刚我查了一下两家的市值,在2021年6月5日:美股(JPM):5038.35亿美元;美股(C):1643.10亿美元。
看起来,杰米·戴蒙用自己的出色业绩完成了“回击”。
相逢一笑泯恩仇- 杰米·戴蒙的反思
戴蒙花了很长时间来反省他和桑迪的关系。他给哥伦比亚商学院一个MBA莎士比亚研讨班上课,指出公开批评李尔王并被放逐的肯特郡伯爵,本来可以更有策略同时又不失诚实和正直。
后来有一次接受采访时,他总结了当时自己的两个错误:
1)当两个人争吵、愤恨、关系紧张时,他忘记了什么是真正正确的事情。他当时刻意避开威尔,不愿与对方同处一室。“我应该找他说,我们之间有问题,让我们谈一谈,试着解决它。”
2)戴蒙承认自己当时过于自我:“当你不仔细倾听别人,太过遵循自己的想法,你会犯错误”。现在,戴蒙努力明确什么是自己拒绝的,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并且,频繁与他人交流。虽然现在有人在跟他说一些事情时,他仍会直接否定对方,但第二天,他会找到对方,重新开始交流。
1999年12月6日,经调解,戴蒙和桑迪在四季酒店坐在一起,推心置腹地交谈。第二天,《金融时报》头版刊载了三则重大新闻:美国创纪录的财政赤字、俄罗斯内战以及桑迪和戴蒙握手言欢,“华尔街众所周知的夙怨……终于化解了。”
两人会面时,“我告诉他我不会太多谈过去的事。我不认为从公司角度你做的对,但我也犯了不少错误。”戴蒙回忆说:“桑迪曾对我很好,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
对于戴蒙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有人评论道:“这一档次的人从不关闭门户”。华尔街上的金融神童,至此真正成熟了。
2000年,戴蒙成为美国第一银行董事会主席兼CEO,当被问及谁是他的榜样时,戴蒙回答说:“桑迪•威尔”。
中国版的师徒恩怨
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随着介入乐视、绿地、万达等事件而广为人知。但想了解他的背景还要从他在联想的经历说起。
孙宏斌刚进联想时是一名普通销售。但凭着聪明才智,他很快就在联想的一批年轻人中脱颖而出。在他接管公司企业部后,两个月之内实现2400万营业额,卖出了公司1000万的挤压产品,还在全国建立了13家分公司。
27岁时,孙宏斌成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经理,全国18家分公司受其管制,人事安排和财务安排只对孙宏斌一个人而不是集团负责,孙宏斌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境之王”。
那时的孙宏斌,俨然已是柳传志的接班人。如果一切顺利,就没有后来的杨元庆、郭为什么事了。
而柳传志为了培养孙宏斌,也是煞费苦心:不仅撤去了和孙宏斌观念相左的创业元老,让他专心业务的开拓。只是孙宏斌野心却越来越大,和柳伟志也渐行渐远,孙宏斌的人甚至想将企业部掌握的近2000万现金转走,另立山头。
最终,孙宏斌以“挪用公款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想必经过了一番痛苦的思想挣扎,但在出狱后,他主动约柳传志吃了一顿饭,告诉柳传志他想做地产代理。
柳伟志借了50万给他,还为他介绍银行,让联想的天津子公司替他圈地,孙宏斌在天津开办的顺驰房地产咨询公司就这样启动了。从顺驰再到融创,孙宏斌本就有真才实干之人,才有了后来融创的“异军突起”。
伟大的商业领袖,能够把公司从很低的起点,引领到让同行也叹为观止的高度,必定是对商业运行和规律有深刻洞见之人。
但能成大事的人,也是深谙人性之人,或许他们自身也个性鲜明,也有各样的缺点和情绪冲动,但他们的胸怀和格局,反映在他们如何处理和曾经“相携而行、相濡以沫”的恩师爱徒关系之中,却也让我们普通人顿起敬仰之情🙏。
(全文完,近期全力更新ManagerUp系列中......公众号“中层管理精进”,欢迎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