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做错了,怎么批评效果最好?
在管团队的时候,到底该做个好人还是做个坏人?
做好人的意思是领导跟员工打成一片,工作时谈笑风生,打心眼里关心员工,员工很喜欢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团队氛围好是好,可大都效率不高。因为一个特别重视员工体验和感受的领导,通常会对错误批评的很委婉,这就让员工没法得到有效的反馈。
做坏人的意思是领导很严格,对员工工作的结果很看重,达不到要求不行,哪怕加班加点也要完成。这样的领导带的团队一般执行力很高,老板比较容易欣赏这样的管理层。但问题就是,员工很怕他,甚至讨厌他,团队离职率也比较高。
如果你是团队的领导,你选择做好人还是做坏人?
《一分钟经理人》里面针对性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出现执行力不高或氛围不好之类的问题,其实不是你选择做好人还是做坏人的结果。也就是说,“做好人效率低”不是“好人”的问题,是你不会给员工定目标;“做坏人破坏团队氛围”也不是“坏人”的问题,是你不会鼓励也不会批评员工导致的。
所以,这本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一分钟管理法”: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批评。
一分钟目标
一般来说,团队领导给团队的其他成员分配任务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分配一个目标。但是经常出现的一个情况是,你分配下去目标了,但对方理解得目标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最后实现出来的目标驴唇不对马嘴。
正确的设定目标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做领导的要和员工一起设定目标,不是你自己定了,安排给他就完了。
一个目标的制定过程,应该是经理人和下属、同事一起商讨达成一致的。你问问员工,对这个统计表格有什么想法,你觉得做到什么样对工作有指导意义。有这一步沟通的话,其实很多问题就能避免了。而且,目标是你们双方一起商量出来的,员工也更容易去坚持。
其次,好目标是可以用来衡量工作表现好不好。
明确的目标要更具体,比如统计某个数据,是为了下周开会分析运营问而题用,具体的目的不一样,数据的详细程度、分析的深度都有差别。另外,目标还要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比如要有“上周环比、上月环比数据”、“下一步的调整方案”。当然,还应该有截止时间,比如“下周二之前必须做完”。这样制定的目标才算是一个可以衡量完成的好坏的好目标。
第三,这个过程要反复的练习。定目标的方法虽然听上去简单,但不去刻意练习恐怕是学不会的。练习就用到一分钟的原理了,比如定好目标之后,找张纸把目标写下来,包括衡量标准,截止时间……然后反复阅读目标,每次阅读一分钟,每天拿出一分钟审视自己的表现。这就是一分钟目标的意思,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所以,简单说,一分钟目标就是,用一分钟的时间,让团队对彼此接下来的工作预期有明确统一的标准。
当团队领导给员工定了目标之后,接下来员工采取行动的时候,要么完成了目标,要么没完成目标,完成了需要表扬,没完成需要批评,这也是有技巧的。
一分钟称赞
夸人其实是个技术活。很多管理者知道鼓励比批评更有效,也想看到员工做好了就夸奖,但夸几次后发现员工无动于衷,因为员工觉得夸的好假。而且,经常表扬也会导致表扬很廉价,越夸越不好使。
《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一分钟表扬法:你要把一分钟分成三部分:前半分钟、中间几秒钟和后半分钟,三个时间段采取的表扬策略是不一样的。
一开始的前半分钟,第一,你要及时地称赞;第二,你要用具体的事实来证明你的称赞,他到底做对在哪里;第三,你一定要表达自己的喜悦感受;第四,还要说明他做的事对其他同事和成员有哪些帮助。
接下你要沉默几秒钟,不能说话。因为要让你的员工享受你的表扬带给他的喜悦,你就静静地等他几秒钟,这个细节很重要。
接下来进入第三个部分,后半分钟就是趁热打铁,给员工建立以后做得更好的信心,你要明确地表达你对他们有信心,希望他们接下来能够做得更好。比如,“这次的数据分析很好,以后还可以继续在XX方面加强一下,做一个更完善的东西出来,未来我们增长战略都得仰仗你做的东西了,我对你很有信心。”
一分钟批评
和表扬类似,一分钟批评也把批评也分成了三个结构,仍然是一分钟的前半分钟、中间几秒钟和后半分钟。
前半分钟的批评要对事不对人,把沟通的内容集中在犯的错误上,所以要非常具体地分析问题出在哪儿,然后告诉他这件事儿给你带来的感受,以及可能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千万不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在针对人,比如“你这么笨,怎么报告都写不好?”这种批评很容易引起对方对抗,他会找各种理由逃避责任,那就很难改进了。
接下来就是沉默几秒钟,让这个员工理解和感受,审视他自己犯的错。
之后就进入了批评的后半分钟,这时你得聚焦在人身上,对人不对事。这个阶段你要告诉对方,其实他的实际能力比表现出来的要强,即使犯了错,但你对他是有信心的,仍然信任他,希望他能够改正错误,之后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