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新项目测试

2019-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方庆_414a

我与历史老师合作过主题探究式项目《苏格拉底为什么一定得死》,我与英语老师合作过活动体验式项目《模拟联合国》。本学期,我突发新想:与语文老师做一次思维训练与写作的项目——《澄清》。

这个想法源于一次月考中语文试卷上有一篇文章——谈零和思维的局限性。我很惊讶,这么富有哲理的文章竟然出现在语文试卷上!它本来是属于哲学的!我问语文程老师这是什么情况,程老师说,这是一个趋势,语文试卷上还会出现一些科学性文章,社会政治性文章等。

于是,我觉得与语文老师合作来讨论写作思维类文章是很契合的。这样,我就设计了一个项目计划。

课程新项目测试

当我带着项目计划跟科代表谈的时候,尽管科代表很支持,但我仍然觉得这个项目在全班开展有困难,于是,我多了一个心眼:先弄一个小团队测试一下项目可行性,同时可以发现问题和缺陷。

于是,我向高二(10)班四位学生发出邀请,向这个班语文老师的杨明珠老师发出邀请,他们都答应了,我们组成了跨学科合作项目《澄清》精英小组,做测试。

在项目启动时,就遇到困难,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杨老师也错误理解了要做什么。于是,我又找资料向他们解释。

学生们想办法写出了四篇文章,我看后,发现我给的资料带偏了他们。如果这个项目在全班实施,我首先要确保资料方向的准确性。

流程第三步,他们跑不动了。总共花了三个星期了,进展不够大。于是,我就想结束这个项目了。我觉得我可以设计一个新项目,比如人工智能项目。

今晚,我找来三位学生和杨老师,一起复盘。

1.了解进展。第三步文章讨论——没有进展。

2.每一个人都谈谈自己在这个项目中所做的事情,困惑。

我们比较了《澄清》项目、班级辩论赛、《人工智能》,了解各个特点,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3.谈收获。无论进展怎样,收获一定是有的。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次项目测试,测试结果是:《澄清》项目,有利于审辨式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写议论文,但项目计划难以说清楚,培养学生的素养维度不够多,思维训练频次低,耗时太长。所以,不再在全班开展。

学生表示还是很愿意继续和我做项目,杨老师建议不解散群,以后如果谁写了思辨性文章可以放到群里讨论。我建议大家带着收获离开。

从《澄清》项目中,孵化出了《AI伦理》项目。后一阶段我将好好去做。

课程新项目测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