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读后感-《美丽新世界》

2020-04-02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怀瑾Hermione

作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的《美丽新世界》写于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之前,那时俄国的独裁者尚未得势。作者所设想的世界里,惩罚并不经常发生,而且大体上很温和。由政府实施的近乎完美的控制是通过多种多样的几乎非暴力的身心控制,基因标准化和合乎要求的行为进行系统的强化而实现的。

在小说描写的极权社会中,一名名叫伯纳的高等阿尔法因为出生时被加了酒精导致发育不良,一直活在其他阿尔法的嘲笑之中,导致他十分自卑与孤僻。与周围世界的格格不入渐渐让他产生了自主意识,渐渐对当下的社会制度产生不满。为了完成他的生物论文,他来到了一个残留着远古文明<即现代文明>的‘野人保护区’,并在那里认识了约翰。约翰的童年是在阅读《莎士比亚全集》中度过的,这也由此引导和培育了他的价值观。同时,他得知约翰是琳达与主管汤马金的孩子,而汤马金要将伯纳降职,出于研究和对抗的目的(在世界国中,一个人有孩子是十分可笑的,荒诞的,会受到嘲讽与鄙视。)他说服约翰带着琳达回到了世界国。

与《一九八四》的暴力控制思想的不同,《美丽新世界》所讲述的是一种更利于科技发展的文明体系逐渐将现代文明取代。在世界国中物质生活十分丰富,人与人之间不再有竞争冲突。自由,道德,情绪和人性不再出现在哲学命题中,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发展出更有利于人类生活的和谐世界。随着性自由,无婚制以及繁衍方式的改变,似乎也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枢纽的崩溃。人类上下5千年历史,无论是从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到后来的父系社会,家庭永远是维系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环,血缘关系永远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而随着世界国的诞生,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情实感,人性在机器的研磨下灰飞烟灭。在瓶子中人类就被规划为高级的阿尔法和贝塔,普通的伽吗以及低贱的德尔塔和埃普斯隆五种社会等级。德尔塔天生就同一种面孔做着低贱的工作,不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荒诞,服从主宰者的安排是唯一的宿命,苏摩是科学制度下的唯一的救赎。阿尔法则看似自由高级却无不活在‘主宰者’的思想控制之下,思维模式从瓶生中就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固执虚伪目空一切。主宰者将一切思想的源头与迸发销毁,直到他们的认知系统衰退无法分辨出自由与奴役,‘思想罪’消失殆尽。偶尔有人对‘正统理念’产生质疑,便会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如赫胥黎所言,当个体感知时,集体就会动摇。在极权社会,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是挑战统治者与推行的主流思想的一把利刃,因此统治者会通过满足感官要求来阻止个体产生自我意识,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虽然伯纳产生了自我意识,蔑视新世界的价值标准,但是他并不理解自我意识的意义所在,他的自我意识出现的根源在于身体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自卑。世界国的一切规则都与约翰本身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性行为极度开放、种族歧视、耽于享乐、没有自我...最终列宁娜的投怀送抱与母亲琳达吸食苏摩过度引发死亡促使约翰彻底的对这个世界厌恶,离群索居。

在故事结尾,野人为了不丧失道德与情感选择流放,却迷失在极致的风靡与苏摩的快感之下。

村上春树曾说过,自由思考,就意味着游离于自己的肉体之外。跨出肉体这个受限制的牢笼,从枷锁中解放出来,纯粹飞翔在逻辑的领域,赋予逻辑自然的生命。这就是自由思考的核心内涵。一个思想不合群的人不管在那个时代都是一个异类一个‘思想罪’犯人。人是群居性动物。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只有融入圈子才能生存下来,这使得我们产生了依赖与归属感。我们身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我们每天所接触的都是数以万计的,短暂的,破碎的信息。

盲目的从众行为反映了没有形成自我思维模式以至于缺乏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大众没有辨别能力,无法判断事件的真伪,所以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获得普遍支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