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宽容之心
2023-11-24 本文已影响0人
AliceAmy
家庭教育中关于“宽容”的培养,不同的年龄对宽容的理解是不同的,选择适当的时间,为孩子心中种下宽容的种子,6个月以内的婴儿就能注意到种族和性别上的差异;孩子从3岁开始就会对人进行分类,并且能判断出哪一类人更好一些;到了5岁左右,他们会把一些优良的品德与自己认为好的那类人挂钩;到了8岁左右时,孩子才会注意到社会对不同人的态度;慢慢的就会懂得如何面对社会的偏见,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
由于孩子长大后面对的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尽力帮助孩子改变偏见,塑造具有宽容性的性格,而最好的时间是在孩子幼年的时期,千万莫错过。
培养孩子一颗宽容之心,但要注意宽容不是害怕,不是懦弱,更不是盲从,人云亦云。凡事皆有度,过度则不适。要让孩子明白,宽容是明辨是非之后的理解与包容,宽容是分清世间百态之后的接纳与从容。心理学说:我能理解你,但并不意味着我支持你,理解只是对你当时所处情境背后行为的一种尊重。人生百态,我们理解世间芸芸众生,自然就容得了天下人,世间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融入天地间,热爱大自然的孩子一定是宽容的孩子,大自然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可以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大自然的博大与雄浑可以使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心情愉悦,进而促人产生宽容之心。
所以,父母应多带孩子到郊外,让孩子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河流、秀丽的湖光山色陶冶孩子的心灵,开阔孩子的视野和胸襟。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