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大宗师(读书笔记)
大宗师,真人之所道,吾之师也。真人之所道,逍遥游、齐物论之道也。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真人,待人接物之道也。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生活之道也。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真人,生死之道也。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古之真人,随物而不明,独而不坚,张而不华。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天人合一,天人相顺。
以上,六种真人之道。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鱼丧其水而相濡以沫,人失其道而亲其所亲。远古社会,没有亲人、私情,皆无道、无德,无是非,混沌合一之社会也。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
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为何青春永驻?闻道也。圣人之道,圣人之才。外天下,能外物,故物我两忘,得道而后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我生死。外物者,心不为无所系,不为无所动,物我皆忘。如爱钱,外钱后不为钱所动;如爱利,外利者不为利所诱。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在火炉中的金属,打造成何物,由大冶所定;在自然的熔炉中,被造成何物以及生死,皆有造物主所定;故何必劳形苦思呢?生死不有自己决定,何必为此而哀乐苦恼呢?随其自然而已。古代科学不发达,对生老病死不知原因,现代人认为其部分由命,部分由后天习惯,所以我应该有所作为,社会依然。
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鱼在大水,自养供给;人在道术,逍遥自生。
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不为仁义,不现老巧,游于无为,吾师者。师于至道,游于不为。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皆自然之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