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如何善?
一、怎么理解“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其实很多人都能够理解“上善如水”的意思,我们要以大自然为师,学习水的特性,跟水一样的品质就能够上善了。
那么,如何学习水,做到“善”呢?
二、如何学习水
《道德经》里面提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提出了两大标准:第一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利益万物,却不要争得失。第二是“处众人之所恶”,它可以到人们都嫌弃厌恶的地方去,而不计较世人的褒贬。
我们应该学习到水的特性,要先有利于别人,却不要争抢功利名誉。做出有利于别人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自己的利益,“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们常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到自己”,也是这样的道理。
三、水品性的七大标准
老子同样也给我们提出了七大标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居善地。一个人要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尊重利用地理环境。只有立于不败之地,立足于用武之地,才能更好地在“善地”中实现自我价值。
2.心善渊。心善渊者,越高贵,越卑微;越强大,越柔弱。心善渊,才能容纳和接受一切新的事物和观点,才能创新和创造,成就新的高度。
3.与善仁。这个是与人为善,乐于布施的行为。百姓的心善良,我的心也以善良相对;百姓的心不善良,我同样以善良之心对待,以德报德,以德报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客户虐我千万遍,我仍对客户如初恋”,说的也是这样的意思。
4.言善信。人无信不立,做人以诚信为本,诚实不虚是建功立业的基础。假如你把人心失掉的话,你将来再也不可重新辉煌起来。
5.政善治。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在治理国家和企业管理中,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给人正面的、健康的、和谐的、公正的感觉。
6.事善能。做事要讲究工作能力,要能够出效益。只有善做事、会做事,才能在工作当中分出轻重缓急,做到条理分明,从而是管理工作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7.动善时。孙子兵法里面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人能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做事情是否顺应天时,掌握时势的变化规律,从而顺时而谋,乘势而动,方可成功。
四、上善若水方能成功
上善若水给我们很多启示,如何做到上善若水,老子提出了两个方面“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不与他人争利,反倒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越把自己放低越低,越卑微的位置,反而越受人欢迎,越高贵。
上善若水有七大标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在这七大标准的指导下,效仿水的特性,立功、立德、立言,才能成其大业,拥有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