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  乡村教育的探索仍在路上

2018-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彭家沟小学蔡明镜

          一举一动皆真情,一校一品显特色。这是我对扬中的评价。扬中人人热心公益,人人愿意为乡村孩子做点事。

      乡村孩子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是从未有过起跑线。乡村小学里,即使老师拼尽力气,能够给予孩子的也仅仅是关爱和一些基础知识。到了扬中参观了他们的学校我明白什么是学校,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对科技,艺术,文化产生兴趣的地方。而我们的乡村学校,是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地方,我们还停留在“授鱼”的境界。

      层次和境界完全不同。

      物质的匮乏可以通过后期的努力,他人的帮助去实现。思想的匮乏,可能是一步慢步步慢。而我们的乡村教师做的哪里还是教书育人,难听点就是看孩子。家长眼界狭义,很多校长仅仅是安于现状,根本没有为孩子的未来想过改变创新。其实每次看完他们的活动,心里五味成杂。想做科技,如何入手去做?想办义卖,我们的孩子卖什么?他们会做什么?身为乡村教师,很想闯出一片天地,可是,却不知何从下手。

      一校一品,在扬中的学生是幸福的,从小就能有这样的环境,走入社会,已经远超很多人了。

      乡村小学能不能做到一校一品?我觉得可以。既然没有他们那么好的条件,我们能不能因地制宜,创设乡村特色校园?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想书香校园,柑橘特色文化校园。

      我期望城区的老师能为我们提供一些阅读课程设计,阅读活动方案,阅读教师一对一的指导,我们期待的是帮扶,是城区学校对乡村学校的支持,而非对贫困儿童的帮扶。帮扶一个学校,成就的是一个村落,并且是有持续性的。学校能提供条件了,教师的内驱力点燃了,受益最大的一定是乡村孩子,一定是乡村发展。

      对学校的帮扶,可能复杂,可能投入比较大,但是我觉得找对学校,价值一定大于对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我在思考,对于学生的资助能不能设立一个奖项,就像大学里的奖学金,贫困孩子进步了,就能拿到。这样孩子会觉得这笔钱拿的有成就感,那么学校在乡村的影响也会提升。其实现在乡村家长和乡村学校的关系,不像城里那样融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