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郑州航空港区
航空港区,环新郑机场建设的航空大都市,一个远离主城独立的存在,近年随着多重政策利好的加持,机场规模的扩大,客货运量的稳增,富士康、恒大等名企的入驻,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由于在这里生活工作快两年了,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航空港区的文章。
有人曾言,买房子不买机场附近,因为距离机场近的地方一定是郊区!从距离主城区的距离来看,航空港区也是如此,开车最快到达主城区的通勤时间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然而,这种带有普适意义的看法可能并不适合郑州航空港区。因为在这里一直生活的人或者长期生活的人亲眼见证了这里的蜕变。
这里的产业基础或者说城市基础基本上为零,最早围绕着机场发展的商铺酒店等现在已经显得有些陈旧,有一种老城镇的即视感。近些年,随着交通路网配套建设的大举推进和诸多房企的进驻,运河以西的北港地区已经慢慢成熟起来,有点城市的感觉了。该地原属中牟与新郑交界地带,据说原先就是一片枣树林。因为属于沙质土壤,并不适合普通农作物生长,更适合耐旱的枣树成长。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上楼变为市民。在北港,浅黄色外立面的安置房随处可见。大多都是就地安置,经历了两到三年回迁的过程。不想讨论过多的土地拆迁安置费问题。总体而言,与其他地区村民市民化的过程基本上并无太大不同。在人口导入不充分的港区,也正是围绕着这些安置区的地方才有生活气息和活力。北港的原生居民仍然主导着这座城市的节奏。但是已经慢慢发生变化,随着商品房的交付和租户的进来,为数不多的超市里已经有很多外地口音的年轻人。在太湖路南一带和小河刘一带的小区夏天的晚上,也会有卖蔬菜水果的摊贩,热闹的人群和爱好跳广场舞的女人们。在康平湖公园,会有遛狗的人们和散步休闲的人群。
谈及港区,就不得不提富士康,由于工厂是封闭的,我们对流水线上的一无所知。我们外人对富士康工人的认识只能从周末或晚上下班后的活动开始。在沃金商圈,有富士康员工喜欢吃的各种小吃,廉价易得,但卫生欠佳。三五成群的富士康员工排起长队等待着带来味觉刺激,舒缓工作压力的酸辣粉,麻辣烫,臭豆腐,烧烤等食物。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生意最好的店铺可能就是美甲店和小吃街上的门店了,这不稀奇,因为年轻人居多。可能他们的消费能力不高,水平不高,但也正是这些年轻人拉动着港区商业的发展,为城市消费做贡献。
航空港区目前呈现的面貌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不均衡,既有高大上城市标配的写字楼和地标建筑,也有随处可见的断头路和土堆,既有县城商业里少有的品牌主力商店,也缺乏一条像样的商业街,既有地铁和规划合理的交通路网,也缺一个像样的客运汽车站,既有高大上的洋房小区品质住宅,也有林立的塔吊和连片的活动板房,既有园博园等厚重的历史文化场所,也有乡村可见的戏曲舞台。这些是港区发展阶段的一个特点,也是港区快速发展的用力不均使然。我们对于她的期望很高,但是也需要时间。当外来常住人口具有压倒性优势,导入产业稳定增长,现代文化气息日益浓厚之时,航空大都市的梦想就快要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