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幽默里的友谊
有一个叫佛印的和尚,和苏东坡交往颇深,经常和苏东坡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而且两人都幽默机智,经常互开玩笑。这个佛印虽然做了和尚,但是仍然非常洒脱,爱常与苏东坡一块儿喝酒吃肉,百无禁忌,完全不受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
有一次,佛印听说苏东坡要到寺里来,就赶紧叫人烧了一盘东坡爱吃的红烧酥骨鱼。鱼刚刚做好,苏东坡也正好到了门外。
佛印听到东坡的脚步声,眼睛一转,想跟他开个玩笑。正好旁边有一只铜磬,于是他顺手就把做好的鱼藏在了这个铜磬里。
苏东坡在门外就闻到了鱼的香味,满以为又有鱼吃了。但是进来一看,饭桌上没有鱼,而香案上的铜磬却倒扣着。
于是他一下就明白了,但却装作不知道。他一坐下来就开始唉声叹气,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佛印不知是怎么回事,感到奇怪,他知道苏东坡素来就是个乐天派,笑口常开,今天怎么这么反常啊。不由得关切起来:大诗人为何愁眉不展啊?
苏东坡叹了口气,回答说:你有所不知,早上有人出了一个上联,让我对下联,我整整想了一早,才对出四个字,所以心烦。
佛印疑惑地问,不知上联怎么写?
“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听了觉得好笑,这副对联不是早已老掉牙吗?谁人不晓啊,莫非他想存心耍我?
想着佛印就想静观其变,先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他也装作若无其事的接着往下问:那么对出哪四个字呀?
“积、善、人、家……”东坡故意慢慢的一字一顿的念出来。
佛印不假思索的大声接着说:庆有余!
听到这里,苏东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既然磬里有鱼,为什么不早拿出来尝尝呢?
直到这个时候,佛印才知道中计。
这个小插曲,让两人相视一笑,开怀畅饮起来,苏东坡运用谐音的方式,练出了佛引江鱼藏在磬里的小把戏,让气氛变得快乐融洽的同时,也让佛印感觉到了这位大文学家信手拈来的智慧和与自己的感情之深,可见知己好友间的玩笑,戏虐不仅可以增添情趣,还能加深彼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