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置的权力

2022-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葭西日得录

最开始我给自己的书取名叫《悬浮在多伦多》,这个悬浮是从项飚教授那里学到的,正如他讲:“所有人都在追求一个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明天具体是什么样的,他们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生活是不太值得过的,所以要对现在进行否定,因此无法真正介入到现实中去。悬浮就是一种悬置(suspension),人们将自己的社会主体性、政治主体性悬置起来了。”

我当时的生活就是为了移民,接受生活的苦难,不懂当下的价值,总觉得那个目标在头上悬着。等到的到了后,突然觉得很疑惑,这个身份到底对我有什么意义呢,好像就是为了追求而追求。我觉得我取的书名很好听,我妈的朋友们说太拗口,我让步成《漂浮在多伦多》,我妈拍板说叫《漂在多伦多》。我当时特别郁闷。最近我才知道这个悬置来源于哲学。

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我有个朋友,花了大价钱去报“数据分析”培训班,最后没坚持下来。类似的数据我也在coursera平台上见过,每堂课最开始都是热热闹闹,到后面三四章节的论坛就变得空荡荡的了。原因我其实很能明白,稳定的输入和输出对时间被繁重劳动占据的人来说非常难。我对这样的事感觉很无力,感觉有闲阶级更容易占据知识。

去年有一则“农民工空闲时翻译哲学”的新闻。事件发酵的点在于他最初发帖时说,希望想凭借译作来通过同等学力考试来获取大学文凭,以此摆脱高负荷体力劳动,拥有更多读书研究的时间,却被网友告知高校的规则并非如此。最近听到的“读博创伤故事”也让我开始想大学是否不那么学术。而那些网友们的误解和反讽,是否源于内化了的坚固无比的“上/下等人”区分。

我有时候就在想像我这样没有接受过哲学的科班教育的人,好像除非巧合碰到契机,否则很难接触。我之前讲过一些原住民酗酒,底层华人沉迷短视频。现在加拿大失业率增高,人们的精神状况变得更不好,可他们无力纾解(比如没有渠道接触到哲学),也有我之前提到的“言路不通”的因素。斯蒂格勒也讨论过法国的类似的事件,他说这样话语和现实的断裂会导致一个新的反抗事件,并且不会推动产生新的理论,而是会仅仅成为一种情绪的宣泄。

我之前提到我正在写的短篇是关于人反思工作的,人们不假思索遵从工作流程,所有的智能判断都是由机器来制定的。就像我之前提到时间是由钟表定义,建筑由经纬度定义(我大致知道这部分讨论叫“The Notion of the Time of Digital Technology”,但我看不懂)。资本主义就是让所有属于人的知识、认知被机器所抢夺。在自动化,资本化中,机器剥夺了人的智能,正如马克思在书中描述的。

当然流水线上的人其实没什么选择,因为产品会推着你继续。休息和学习看起来像一种选择,其实没得选。困境不仅是靠个人毅力来解决,就像前面提到的报班上课的朋友,平时工作太忙,周末再不休息,整个人就崩溃了。这样的困境更像是制度上的困境。

我相信我现在的感慨都有更好的理论。我准备在我有限的时间里,继续努力看懂别人目前都讨论了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