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史记》:历史需要被还原
寒潮来袭、冰雪飘飞,冬天的日子仿佛还能勾起我们对电影《长津湖》的回忆。说实话,有多少人,是通过荧幕里的冰天雪地才知道历史上曾有过一场“长津湖战役”?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不是文艺工作者特意拍摄了一些以史实为背景的题材,很少有人会去深入了解一段早已逝去的岁月。向前看,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本能,而回溯历史,好像是普通人吃饱了撑着才会做的事。
不过,历史不应是被埋葬的废物。即使是一个人的过去,也有值得研究或了解的必要。
当你把来时的路都弄明白,才能合理地对未来的道路展开想象;当你把来时的方式弄清楚,才能有底气为后来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基于这两点,我希望你能改变观念,爱上历史。
那历史的研究该从何处入手?
有人会说:“看点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或是关注一些平台上解读历史的大号都是可以的呀!”
没错,如果只是为了培养兴趣,这两种做法都各有优点。但我想要说的是:历史它不是你看过的任何一个古装剧,或是任何一篇古风小说,它是真实存在在过去,不可能被修饰或更改的事实。
如此一来,在培育历史素养方面,首要的是树立求真求是的态度。
《短史记》作为一个创设了8年的历史类栏目,其目的有二:
一是要破除广大群众对“伪历史常识”和“历史误传”的过度迷信,矫正因上述两种人为因素而扭曲的真实历史。
二是要撇开历史浮沫(名气太大的历史现象),让广大群众能更真实地感知到历史的全貌,掌握一点鉴往知来的本领,多一分掌控命运的主动权。
专业的知识要交给专业的人去说。脱胎于历史栏目的同名书籍《短史记》由“腾讯新闻·短史记”栏目主编谌旭彬,和前腾讯网历史频道作者杨津涛共同合作而成。书中挑选了最为人熟知的一些“史说”,利用数量可观、内容严谨的真实史料对“史说”一一进行论证。
这里给大家举三个书中的例子感受一下:
1.杜甫的诗就是梵高的画(证实)
美术大家、印象派画家梵高可以说是史上一大“可怜虫”。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的故事:
梵高的画作生前一直很难销售,导致其在病痛与贫穷交加的生活中死去。而他的画,在他死后没多久竟成了抢手的“香饽饽”,甚至卖出了他生前从未敢想的天价。
别以为梵高式的悲剧只在他那时才有,比梵高早出生一千多年的中国“诗史”杜甫,在他生活的中唐时期,就曾饱受世人与时代双重漠视之苦。
不是晚唐的人见证了时代的衰败,后人感慨于杜诗的切中时要,杜诗的华彩怕是还要被埋没一千年才能被我们发现。
可是,尽管同时代里有三个“圈外人”对杜甫的诗作竖起大拇指,却掩盖不了连好友李白都不肯给他的“朋友圈”点赞转发的史实。而杜诗之所以被冷落,有时代选择因素的影响。
《短史记》旁征博引,用同时代的其他诗人所言论证杜诗风格不与时代精神契合的本质,而后又考究了后人对唐诗的收集之作,将世人刻意“屏蔽”杜诗的结果无限放大。
说到底,杜甫之“过”与梵高之“罪”相似,都是没有“审时度势”,只顾将自己最真实、最深刻的一面展现给世人。世态之冷漠,才让这两颗明星直到殒落才发出耀眼亮光。
倘若杜甫没那么执着,像李白一样多写点纵情山水、乐游人间的诗,他的“朋友圈”也就不会终日无人问津。但是,杜甫真那么做了,后人便又失去一个探寻历史真相的机会(杜诗大多以写实著称)。
不过,从此历史真相来看,我们亦有这样两点收获:
一是历史的流传还是以符合时代的声音为主流;
二是历史无论走到哪个阶段,总得有一些与时代声音较真的人,唯有如此,后人才可拨开迷雾看见真相。
2.西南联大破格任用沈从文(证伪)
沈从文先生,学过《边城》或读过《边城》的人都了解,他是一个在乡村文学领域独领风骚的人物。有传言说他在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大时期担任联大的教授。
大家知道,西南联大是我国抗战历史上有名的大学,能在西南联大当教师的人,那身份都不一般。可沈从文先生的简历上清楚显示他只有小学学历,被如此“破格”录用为联大教授,这才让人传出“聘任教授不问学历”的不实传言。
《短史记》从传闻源头的场景合理度,到引用联大当时聘用教授的资格要求,再结合沈从文先生学历以外的履历情况以及先生真实的教务名称和就职单位加以说明,推出如下结论:
一是先生确实受联大聘请,任副教授一职;
二是因为先生学历问题,最终聘请单位仅是联大下属的师范学院(相当于今日的高校附属学院),即今天的云南师范学院前身。
综上所述,先生的受聘完全符合正规流程,而联大也并没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到不审学历这个地步。
不过,历史从不会埋没人才。沈从文先生在文学领域的贡献,那是学历所无法等量的,这也是他之所以被举荐入联大的原因,更是此后他深得学生爱戴,升级为教授的原因。
以史为镜,你便可知:不能妄想世界自动为你让步,积累才是成功垂怜你的理由。
3.《西游记》谁写的已无从考究(无定论)
但凡提起四大名著,没有哪部是说不上书名的,但提起每一部著作的作者,大家的心里便犯了嘀咕。
我们往常所记皆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施耐庵写《水浒传》、吴承恩写《西游记》、曹雪芹写《红楼梦》。但在史实记载中,《西游记》能考察到的最早版本的序上明白写着“这本书已不知是谁人所写,旧刻本上的序并未留下作者的姓名”。
由此我们可知,在能追溯到的最早版本以前,已经有了更古老的已完本的《西游记》,但著述者却像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将一身功与名都抹散在历史的尘烟中。
之所以会传《西游记》为吴承恩所著,是因为他确实整理过此书,而鲁迅、胡适二位大家据古书考察得来此信息,再加上一些佐证,便得出“《西游记》为吴承恩所著”这一结论。
《短史记》秉着史实便是史实,不应是名家所言才变成史实这一精神,仔细考证鲁、胡二人的证据来源,再通过小说的章回形式、方言来源甚至是文体形式,引用多方研究者的论述,最终得出这样的观点:
因为缺乏强有力的史料证据,《西游记》真实作者是谁,是否是吴承恩,已经无从考察。
也就是说,这部被多次翻拍成动画、电影、电视剧等影视类型的经典名著,仅凭目前有限的史料是没有办法找到那位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大作家的。这个疑惑也许终究没有被解开的一天。
但文学的经典性也因此更为突出——好的作品,即使没有名家加持,也仍能在世间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我们努力生活的一个盼头:人生苦短,惟有留下的一点贡献才能万古垂青。
研究历史,不单单是了解一个真实的过去,引导一个可能性极高的未来,它还可以让你领悟看待人生的三种态度:
1.不去否定真实的存在
就像错误的投资让钱打了水漂,有的人因为不愿相信这样的事实,选择了逃避,有厌世的有精神崩溃的。但这都无法改变“钱没了”这个结果。
正确的做法是,放宽心胸接纳人生任何一种可能,哪怕是糟糕的,只要没放弃,总有苦尽甘来的日子。
2.不要坚持错误的观念
特别“轴”和善变是极端的两种状态。认死理的人最容易走到封闭圈里出不来,宁愿睁眼说瞎话,也不愿意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和他人的许多矛盾也因此而起。
就像“有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一件事上。小孩子暂且不论,有七八岁以上的大孩子,早已对自身的情况了如指掌,你大可以丢开那站不住脚的观点,通过主动询问或多方考量的方式去判断,而不是专横地给孩子加上厚厚的几大层衣服。
人活一世,多的是难得糊涂的瞬间,你居然还想要把每一分钟都活得明明白白,那岂不是太难为自己了?
人要学会反思,学会放软姿态。别在错误的道路上固执前行,那人生将会轻松快乐许多。
3.接纳未有定论的结果
这个世界的运行,并非是由确定的A过渡到预想中的B。有时候,一个c因素的出现就会让结果变成了未预料到的D。“救命良药”青霉素的发现就符合这个言论。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原先只想做一次常规的葡萄球菌观察,为了看到更多变异菌落,他特意比计划晚几天才去看。结果,正是这没有预见性的“晚几天”让他发现了能救命治病的青霉素。
所以说啊,生活就是个捉摸不透的小朋友,你不能一直做美梦,以为所有计划都是可控的。随时变化才是生活的本质。
那为了和生活这个小朋友交朋友,我们可不能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或是郁郁寡欢,保持平常心,友谊才能天长地久。
以上,就是我看完《短史记》后想要与你分享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书里还有很多珍贵的东西是我没能发现而与你有缘的。不妨打开它读一读,是谈资是笑料,读了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