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书榭听歌写故事散文

《后来》,我们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39人  看客不说话

2007年,夏。

远处天蓝云白,微风推着云慢慢走,白杨簇拥着马路跑向远方,几只麻雀在树枝间飞来飞去。

课间,刚升高一的我趴在三楼的窗前看着这一切,暂时忘掉学习的压力,贪婪地享受着这短暂的惬意。

眼光收回来,扫过操场。在人群中,你闯进我的眼睛。一头乌黑长发,一身蓝色连衣裙,随风飘着,恰巧走到栀子花树下,花瓣被风吹落,落到你的周围。我彻底被这美好的画面迷住了。耳边响起了刘若英的那首《后来》: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百褶裙上。

一阵铃响打断了我的臆想,我快速回到座位上,准备上课。这时眼前被一个蓝色的身影遮住了,竟然是你。你竟然坐在我的前座,我之前竟然没有发现。

从小内下寡言的我,突然有种想接近你,了解你的冲动。但那种冲动还是被内心的那种莫名的自负压制住了,没有主动接触你。

我姐姐喜欢读书,喜欢买杂志,受她的影响,我也喜欢读书,看杂志。我经常把她看完的书和杂志拿到学校看,我想象着你也是喜欢的读书,文静的女孩,都喜欢读书吧。于是我决定用书来作为我们交往的桥梁。

我经常在课间把杂志拿出看,特别是你在的时候。终于有一天,你主动跟我打招呼:

“你的杂志能借给我看吗?”

“当然可以!”

我兴奋地脱口而出,内心说不出有多激动。

一来二去,通过借书,还书,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那时的我情窦还没有初开,从来没有想过男女朋友的事情,虽然周围有人在偷偷地谈恋爱。只是单纯的觉得你很好,很文静,很单纯,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们一起在课间讨论看的杂志内容。

我们一起看着傍晚的晚霞谈论着理想。

我们在学习上相互鼓励。

就这样,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们之间还是普通的朋友,谁都没有跨过朋友的界限。

我们分别上了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但联系却没有断。

我还记得你说过你早晨起不来,我说那我就每天早起打电话喊你起床。

我还记得你说有人跟你开玩笑说去你的学校找你,我当时有股冲动把这个玩笑变成现实。但我始终没有让变成现实。

我还记得终于在大二那年的一天晚上,我试着对你说出对你的喜欢。还是内心莫名的自负,我认为你也喜欢我,难道我们之间真的只是普通朋友吗?但是你还是没有答应我,还说让我给你点时间。当时的我很绝情,只是说了句:那就别再联系了吧。

我知道这句话伤透了你的心,之后的我们就像陌生人,没有再联系。

直到大三的一天,从同学那里知道你要来我上学的城市玩,我主动联系你,说要给你当向导。那时的我是多么的没心,之前那样伤你的心,现在还有脸又联系你,给你当向导。你委婉的拒绝了我。

就这样,大学三年过去了。我们就像彼此的过客,慢慢消失在彼此的生活中。

《后来》这首歌很早就听过,但真正让我感同身受的还是我们慢慢成为陌生人之后。

就像歌词中说的那样:

“后来

我总算学会了

如何去爱

可惜你

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在。

那时候的爱情

为什么就能那样简单

而又是为什么

人年少时

一定要让深爱的人受伤。

如果当时我们能

不那么倔强

现在也

不那么遗憾

你都如何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这些年来

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