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中的教育
谈我理想中的教育。
1、理想中的教育,有考试,但不是用来排名的,只是一种用来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手段。
2、理想中的教育,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是知识本身之外的任何东西,仅仅是知识本身的魅力,喜欢与不喜欢,感兴趣与不感兴趣,爱钻研与不爱钻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理想中的教育,学生只是人格、品性的优劣,并没有所谓的学习成绩的高低。无论学科的学习成绩如何,学科本身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钟爱才是关键。
4、理想中的教育,考试成绩不再作为选拔、升学的主导手段。取而代之的是:自主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接受任何教育的权利!是否被录用,则看录用单位的选择,录用单位勿需统一标准。
5、理想中的九年义务教育,扫盲是最基础的目的,重点是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探索世界的兴趣。并不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让学生厌倦学习!
6、理想中的高等教育,都是一群热爱自己专业的人接受的一种针对自己的喜爱与好奇的更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
价值评判标准,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女人的择偶标准会影响到男人的思维方式。
教育的评判标准“分数”,决定了人们学习只是为了考个高分,教师教学也就变得只抓考点。
就如语文教学着重的不是文章的思想、情怀,不是为了让学生启发思考、树立三观,而是重点讲的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描写特点、考点知识、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我想这已经远远偏离了教育的性质。
为什么“减负”多年,还是减不下来?其实根本就是一个空洞的词。
什么启发思考,培养兴趣,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都是狗屁。现在的学生,我看在他们还没接触到真正的知识的时候,就已经被淹没在无尽的习题当中,他们也只是为了考高分!
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本土科学家?为什么那么缺乏诺贝尔得主?中国大学,为什么有一堆混子?那是因为我们都缺少一份对于知识本身的热爱!我们追求的就是那分数而已。
我们从小就被泯灭了兴趣跟好奇心。我们从小就变成了急功近利的机器。我们不知为何来这世界?活着又是为了干嘛?如此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我们甚至没有时间来思考这最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