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硬着头皮上:开车和人生是一个道理

2020-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金天r
在种种不可抗力因素之下,几年前就该考驾照的我终于开始学开车了。

虽然车还没学利索,但我已经发现了,开车这件事儿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不合情理:他们总希望你之前在理论上肚子埋头苦干,然后在拿到一张纸或者一个证之后立刻奇妙地举一反三融合贯通然后直接步入社会,造福他人,不添任何麻烦。

又或者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是平坦的柏油马路,似乎是一条人人都相信的道理。

其实我并不害怕开车,相反,我一直很向往开车给我带来的自由。

但是我一直很害怕真正上路,毕竟演戏和实战的差距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我能把家门口那块的路在每个晚上十一点都开出solo但限速20的速度与激情的感觉,没上过高速我永远也不知道速度70迈什么感觉,自然觉得有些害怕。

于是我问陪我练车的妈妈:

“我都不怎么真的上路,连停车都是提前知道要停哪儿,这真开起车,什么都是未知,万一反应不过来怎么办啊?”

我驾龄二十多年的妈妈,那个开了二十多年车依然在得知自己要在芝加哥独自负责开车三周吓得睡不着的妈妈,只是很平静地回答道:

“多开开有经验就好了。”

“可你咋保证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不会出事儿啊?”

“嗐,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到最后都能开。”

考取驾照的目的是为了安全驾驶,但没有实际经验让这个安全性非常的岌岌可危,可又必须有驾照才能真正上路积累经验,这就像一个走不出的悖论。

不过看大部分的人虽然第一次上路紧张得不行但还是平安到达目的地,我猜开车应该确实没那么难。

现在这些自动挡高科技确实让开车变得相对简单,能让大部分的人即便是痛苦或者惊慌依然能硬着头皮达到平均线;但是,这个拿着书本知识和零实战精神“硬着头皮上”的策略已经广泛应用到了除了开车之外的地方,倒不如说,现代人整个人人生都是这个套路。

从大学出来,拿着一张文凭,满脑子都是不是很牢固的书本知识,去求职,看招聘标准清一水都是:有经验者优先,一下子把人拉进一模一样的经验悖论里。倘若幸运些被录取了,标准却没低,还是把人当成有经验的来要求。就好比你拿到驾照第一次上高速,旁边的人不会因为你是新手就统一降速,你要是油门当刹车出事了,和犯同样错误的三十年老司机负一样的刑事责任。

要说为什么没有过渡的阶段呢?大概因为没这个地方,人手,金钱,或是精力。

没有道路专门给新手开,而所谓的实习生,要不是没有工资或是工资少得可怜,哪有公司愿意雇佣?且那些工作,据我所知,大多非常简单,或者简单又刁钻又无可奈何,就好比要求你保持10km/h的时速一直在原地转圈,顺时针和逆时针,感觉对自己有用又没用。

大部分的人不是做慈善的,没人有义务因为你是新司机吓得要命就不按喇叭催你赶快走,没公司因为你是新毕业生就在你犯错的时候不炒你鱿鱼。

大部分人都是凡人,能力普通,智力平均,间歇性有点野心,无益无害,所以对于这种僵局,除了硬着头皮上与此同时疯狂在内心祈祷以外也确实没有别的办法。

不是别人肚里的蛔虫,自然不知道别人在同等处境时有多崩溃。现在想想,大家看着冷静,可能内心都慌得不行吧。

就因为别人都这么干了,也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这种心理当成为大众心理的时候,问题本身倒不明显了,自然也没人去解决。

不得不说现实真是一团毛线,乱七八糟,哪儿也说不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