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 | 断舍离(05)
——扔掉一件无用物,就多一点空间。
扔掉一件多余物,就少一份负担。
扔掉一件废物,就恢复一丝清爽。
——通过处理多余的杂物,来摆脱执念,恢复自我,发展自我,这种自我探查法被叫作“断舍离”。
——东西是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是“具象化的形态”和“抽象化的情感”的结合体。
断舍离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审视个体和物品之间的关系。
——当处理掉作为情感依附的物品后,上面附着的情感越是沉重,内心就越能感受到什么叫轻盈。
从表面看,我们丢掉的是杂物,但同时还有看不见的世界里内心“多余的执念”。
——知识通过行动转化为智慧。
那些囤积的、未利用的人·事·物就等同于没有被实践的知识。
只有“放手”,才能真正地走近“知识”。
——物品是我们“思维结果的证据”。
自己手中的东西是基于你的某种价值观,基于你的思考、选择和决断之后出现的。
即便是想也没想就入手的东西,它本身也带有自己潜意识的投影。
正因如此,才说“物即物,又非物”。
我们在获得和抛弃这个“思维的证据”,也在更换自己的思维。
——只有不断地处理掉那些不需要的东西,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专注于那些“生活关系度高=喜爱”的物品,从而逐步形成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路线。
——处理掉不需要的物品,专注于那些与自己生活关联度高的物品上,思维和观念就会越发清晰明确。
思维流畅无阻,会让我们针对“现在·这里·自我”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
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后,也能快速地获得成果,提高决断的精度。
——以前没有成功的事情,如今取得了成功,增强了自我肯定感,与内心的“自我”建立了良好关系。
——随着生活上这些令人开心的小变化不断积累,闭塞的人生逐渐疏通,恢复流动,也会逐步带来其他的变化。
——很多人因为断舍离,正视现实,改变了犹犹豫豫、不敢直面问题、总是想逃避的毛病,开启了新的人生。
——舍得难舍的,获得应得的。
有舍,便有得。